城市转型战略 - 大同市从传统能源输出型城市向算力服务型城市转型 从输煤炭和电力转向输算力和服务 [1] - 转型始于七年前 依托冷凉气候 丰沛能源和稳定电力供给等优势吸引算力项目落地 [1][2] - 目标到2027年算力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 2024年营收已达46.7亿元 [5] 算力基础设施投资 - 累计完成算力中心投资超282亿元 建成标准机架超32.6万架 投运服务器73.6万台 [3] - 算力规模近2.5万P IT容量超810MW 整体上架率达90% [3] - 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计划总投资150亿元 已完成投资104亿元 建成高功率机架3.5万架 投运服务器32万台 [2] 能源效率优势 - 平均PUE控制在1.2以下 中联基地实时PUE为1.2 WUE为1.1 [2][3] - 2024年用电量突破43亿度 预计2025年底用电将超60亿度 [3] - 当地提供算力用电优惠 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 [2] 区位与网络优势 - 距北京300多公里 拥有3路光纤 网络延时仅3ms 可承担非实时性算力任务 [3] - 成为承接京津冀算力需求外溢的桥头堡 [3] 产业链建设 - 采用链式思维打造算力生态 上游引进服务器制造和配电设施产业 [3] - 建成年产30万台服务器的自动化生产线2条 年产5万台高端智能算力服务器生产线1条 [3] - 本地算力中心80%可采购大同本地产品 包括集装箱变电站 储能 数据中心机电及服务器 [4] 算力应用场景 - 赋能文物数字化:云冈石窟形成354万张图片数据集 1574个音视频数据集 4971.39GB三维模型数据集 [6] - 推动煤矿智能化:全省建成10座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和289座智能化煤矿 [6] - 支持数据服务产业:文远知行在大同设立分公司 招募500名员工进行数据标注和清洗服务 [4] 产业发展规划 - 按照《数据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和《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方案》推进 [5] - 聚焦"煤—电—算—数—产"价值链 加速形成数据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5] - 未来将深化算力与实体经济融合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6]
“煤炭之都”变身“算力之城”“瓦特×比特”开辟产业转型新局
中国证券报·2025-08-25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