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规模与形式 - 全国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专项赛 覆盖100多所高校的200余支队伍和320多台人形机器人 [1][6] - 比赛全程无遥控 依靠机器人全自主识别环境完成多地形通行、智能避障与高效搬运任务 [1][2] - 场地模拟真实工业场景 包含碎石路面、减速带、台阶、上下坡及自主导航避障等复杂地形考验 [2] 技术进展与突破 - 机器人运动能力显著提升 从蹒跚学步进化至大步流星奔跑 速度达每小时7.2公里 [12][14] - 脚踝关节实现360度旋转 适应草地、鹅卵石、斜坡、台阶等多种路面 [14] - 感知系统融合头部摄像头与激光雷达 可在黑暗环境中精准识别物体和定位 [14] - 工作续航达2-3小时 支持不停机电池更换 抓取动作可精准计算箱子大小重量和力度 [18] 应用场景拓展 - 赛项设置源于工业生产实践 涵盖工业工厂、公共服务、康养家庭等领域 [4][6] - 表演展示环节呈现外卖员、农夫、环卫工人、厨师等多元化应用场景 [8] - 1:1复刻车企生产车间 实现从搬运小车精准运送箱子至流水线的完整作业流程 [16]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人形机器人销量将首次突破1万台 2025年预计销售1万台且同比增长125% [7][12] - 行业进入规模化落地元年 未来市场规模可达万亿级 [7] - 技术路线从"基于模型"与"基于学习"深度融合 兼具拟人化动作与标准化精准执行优势 [10][12] - 发展重点从注重小脑控制平衡转向AI大模型赋能 实现感知、决策和控制一体化 [12][20] 研发训练体系 - 通过仿真训练场进行高强度迭代 摆脱初期绳索保护阶段并完成高难度任务 [20] - 首次对媒体开放仿真实训场所 体现技术进化程度的自信 [13] - 引入具身智能、开源鸿蒙等热点技术 重点考核运动控制、图像识别与路径规划能力 [6]
机器人如何自主料箱搬运?带你探访人形机器人仿真训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