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I发展历史与现状 - 日本在20世纪50至70年代第一次AI热潮中是研究先驱 在自然语言处理 语音识别和图像处理等领域发挥奠基作用[1] - 1982年启动第五代计算机系统研发项目 规模达540亿日元(约2.2亿美元) 旨在开发能思考 理解话语和进行推论的超级计算机 但最终于1992年终止[2] - 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AI研究进入空白期 研究预算大幅削减 研究人员转向其他领域 与美国持续投入形成鲜明对比[4] 日本AI落后的系统性制约因素 - 数字劳动力严重不足 日本每年AI相关硕士毕业生仅2800人 不及美国1/9 且60%集中在机器人控制等传统领域[8] - 法律壁垒过高 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企业处理数据需经过"告知-同意-记录"三个步骤 导致训练数据集构建困难[9] - 资本投入保守 2023年日本民间对AI风险投资仅7亿美元 远低于美国672亿美元和中国78亿美元 基础模型投资占比不足10%[9] 日本AI应用与教育现状 - 2024财年仅26.7%日本民众使用生成式AI 大幅低于中国81%和美国68.8% 企业制定AI使用政策的比例仅49.7%[6] - AI教育体系滞后 全国仅12所大学设立数据科学本科院系 课程框架仍以传统统计学为主 跨学科团队仅占初创企业18%[8] - 年轻人群AI使用率低下 20至29岁人群使用率仅44.7% 30至39岁人群甚至低于40至49岁人群(23.8% vs 29.6%)[7] 日本政府近期应对措施 - 通过首部AI立法《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推进法》 将AI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工程高度[11] - 计划2030年前向AI和半导体产业提供10万亿日元支持 首次在产业政策采用项目融资思路[11] - 启动制造业AI视觉检测计划 2025-2027年采购规模达2600亿日元 政府补贴30%成本 行业巨头承担70%[11] 日本AI产业国际比较 - 2019-2023年间日本未推出任何大模型 而美国和中國分别推出182个和30个 2024年才诞生首家AI独角兽企业SakanaAI[6] - 在顶级学术会议上日本学者主笔论文占比从2012年7%降至2023年2% 本土模型表现不及美国OpenAI的过时模型GPT-3.5[6] - 91%日企将超过90%IT预算用于维护老旧系统而非新技术研发 导致AI落地受阻[8]
【环时深度】从“先驱”到“跟不上步伐”,日本反思AI落后
环球时报·2025-08-25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