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技术引热议,将改变游戏行业的生产模式?

腾讯游戏VISVISE AI工具发布 - 腾讯游戏在科隆国际游戏展推出AI创作工具VISVISE 覆盖动画制作 3D模型生成 智能NPC和数字资产管理四大管线 贯穿游戏创作的六大环节[1] - 该工具已服务莉莉丝等50多家海内外厂商 定位为"AI协同 让创意跑赢时间"[3] 技术突破与效率提升 - VISVISE通过GoSkinning和MotionBlink两大技术管线实现突破:GoSkinning自动化率达90%以上 蒙皮效率提升8倍以上;MotionBlink采用自回归Diffusion架构快速生成关键帧[4][6] - 传统流程中绑定蒙皮需1至3.5天/件 骨骼动画需3至7天/10秒 VISVISE显著缩短制作时间[4] - 技术经过商业验证 GoSkinning已在近百款游戏中应用 包括《和平精英》《PUBGM》等产品[7] 行业应用与适配性 - 插件式设计无需重构核心管线 可无缝嵌入现有生产工作流 降低技术落地门槛[7] - 游戏开发工作量的50%-60%集中于美术资产 其中3D建模和动画制作占比最大[11] - 行业AI使用率快速上升:新产品中美术 音频等效率类AI工具使用率从2024年2月4.8%升至2025年2月13.6%[9] 行业趋势与全球动态 - 79%开发者对AI在游戏开发中的应用持积极态度[11] - 全球厂商加速AI布局:Unity6引擎推动AI融入工作流程 Autodesk的MAYA支持AI增强动画工作流[14] - 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提供全流程AI协作 三七互娱客服系统SLA达成率提升至99.3% 网易伏羲在《逆水寒》实现智能NPC交互[12] AI对游戏体验的革新 - AI技术从生产端延伸至产品端 智能NPC 动态叙事 自适应难度等创新玩法逐步实现[17] - 《王者荣耀》投入AI队友技术 《太空杀》推出DeepSeek原生玩法实现AI与真人策略博弈[17] - AI互动游戏《群星低语》Steam好评率达85% 体现"AI即为玩法本身"的趋势[17]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AI工具将从小团队竞争优势转变为行业基础能力 补齐独立游戏公司短板[15] - 内容生产是AI+游戏最成熟领域 直接实现降本增效和内容多样化[16] - 行业面临平衡AI生成内容与玩家质量期待的挑战 尤其在二次元等细分赛道[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