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腾讯控股(00700)
icon
搜索文档
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报3779.79点,前十大权重包含腾讯控股等
金融界· 2025-04-14 20:22
从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持仓的市场板块来看,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金融界4月14日消息,上证指数高开高走,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 (港股通 TMT,931026)报3779.79 点。 数据统计显示,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近一个月下跌15.91%,近三个月上涨17.12%,年至今上涨 10.96%。 据了解,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TMT主题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 本,以反映相关行业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该指数以2014年11月14日为基日,以3000.0点为基 点。 从指数持仓来看,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十大权重分别为:小米集团-W(18.42%)、中国移动 (14.55%)、腾讯控股(14.29%)、中芯国际(8.82%)、快手-W(5.89%)、长和(4.27%)、中国 电信(3.14%)、联想集团(2.72%)、中国联通(2.06%)、中国铁塔(1.97%)。 从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持仓样本的行业来看,电子占比27.07%、电信服务占比25.06%、传媒占比 24.99%、半导体占比10.93%、计算机占比8.78%、通信设备及技术服务占比 ...
段永平出手抄底腾讯(00700) 港股低估值吸引机构涌入扫货
智通财经网· 2025-04-10 20:46
文章核心观点 知名投资人段永平表达对市场看好并抄底腾讯等公司,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港股相关ETF受资金青睐,多只ETF份额创历史新高,多家机构认为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长期配置价值显现,看好后续港股回调后的中期投资机会 [1][2][3] 段永平投资情况 - 段永平发文称将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再上雪球,此前多次表达对市场看好,抄底腾讯等公司 [1] - 4月8日,段永平通过期权卖出put表达对腾讯的支持,今年多次在港股出手,或直接买入股票,或卖出put期权进行看多操作 [1] 南向资金流向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市场,此前连续13个交易日维持净买入,4月9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超355亿港元 [1] 港股相关ETF表现 - 港股相关ETF备受资金青睐,4月10日,资金借道港股科技ETF(513020)流入港股,该ETF大涨超6.5%,盘中成交额持续放大 [2] - 恒生指数ETF(513600)上涨3.95%,资金净流入额位居同类第一,多只港股相关ETF份额创历史新高 [2] - 多只港股相关ETF持续放量,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上午成交额为88.44亿元,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成交额超过87亿元 [2] 机构观点 - 国金证券表示,港股领跑全球权益市场,本质驱动力一是港股“AI含量”高,科技类资产较A股更具“辨识度”,二是港股分母端流动性和风险溢价改善,国内M1回升推动南向资金流入,形成增量资金正反馈,科技类资产受内外资青睐 [2] - 中金公司认为,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可能来自个人与私募的活跃,以及公募与险资的持续配置,内地可投港股ETF资金净流入或主要来自个人投资者,不排除游资与私募资金参与,部分险资持续配置港股高分红标的并小幅增配科技板块,内地公募明显增配港股科技股 [3] - 申万宏源策略团队表示,市场大幅调整后,中国资产回到相对全球具备良好性价比的估值位置,市场可能迎来中长期周期低点,看好后续港股回调后的中期投资机会 [3] 公募加仓情况 - 公募加仓金额前20大个股中,港股通标的占据6席,合计加仓规模达522.11亿元,腾讯控股是公募长期重仓的港股龙头 [3]
港股科技股回暖,小米集团(01810.HK)涨近7%,腾讯控股(00700.HK)、阿里巴巴(09988.HK)、哔哩哔哩(09626.HK)涨超4%。
快讯· 2025-04-10 09:25
文章核心观点 港股科技股回暖,小米、腾讯、阿里巴巴、哔哩哔哩股价上涨 [1] 公司表现 - 小米集团(01810.HK)涨近7% [1] - 腾讯控股(00700.HK)、阿里巴巴(09988.HK)、哔哩哔哩(09626.HK)涨超4% [1]
4月9日电,腾讯控股于4月9日回购价值6.007亿港元的股票。
快讯· 2025-04-09 17:33
文章核心观点 - 4月9日腾讯控股回购价值6.007亿港元的股票 [1]
南向资金今日大幅净买入355.86亿元。港股通(沪)方面,腾讯控股、盈富基金分别获净买入21.13亿港元、18.32亿港元;快手-W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1.22亿港元;港股通(深)方面,阿里巴巴-W、美团-W分别获净买入19.57亿港元、10.78亿港元;中国海洋石油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3.92亿港元。
快讯· 2025-04-09 17:33
文章核心观点 南向资金今日大幅净买入355.86亿元,港股通(沪)和港股通(深)有不同的净买入和净卖出情况 [1] 港股通(沪)情况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21.13亿港元 [1] - 盈富基金获净买入18.32亿港元 [1] - 快手 - W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1.22亿港元 [1] 港股通(深)情况 - 阿里巴巴 - W获净买入19.57亿港元 [1] - 美团 - W获净买入10.78亿港元 [1] - 中国海洋石油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3.92亿港元 [1]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236.34亿港元 腾讯控股净买入29.85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08 23:22
文章核心观点 4月8日恒生指数上涨,南向资金成交活跃,多只个股有不同表现,部分个股获连续净买入[2][3] 市场整体表现 - 4月8日恒生指数上涨1.51% [2] - 南向资金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682.10亿港元,净买入金额236.34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深)净买入98.38亿港元,港股通(沪)净买入137.96亿港元 [2] 成交活跃股情况 成交金额排名 - 南向资金成交金额最多的是小米集团 - W,合计成交额179.48亿港元,腾讯控股、阿里巴巴 - W成交额紧随其后,分别成交160.50亿港元、146.09亿港元 [2] 净买卖情况 - 净买入个股共10只,腾讯控股净买入额29.85亿港元居首,阿里巴巴 - W净买入额27.05亿港元,美团 - W净买入额11.58亿港元 [2] - 净卖出金额最多的是南方恒生科技,净卖出4.71亿港元,药明生物、泡泡玛特遭净卖出3280.06万港元、1.68亿港元 [2] 同时上榜情况 -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 - W、美团 - W等8只股同时上榜港股通(深)、港股通(沪)成交活跃股 [3] 连续净买入情况 - 有6只股获南向资金连续3天以上净买入,腾讯控股、中芯国际、小米集团 - W连续净买入天数分别为7天、7天、4天 [3] - 连续净买入金额最多的是腾讯控股,合计79.40亿港元,其次是小米集团 - W合计58.50亿港元,中芯国际合计39.40亿港元 [3] 部分个股今日涨跌幅 - 腾讯控股收盘股价上涨1.15%,阿里巴巴 - W上涨1.18%,美团 - W上涨4.69%,建设银行下跌0.96%,中芯国际上涨3.85%,中国海洋石油上涨3.33%,快手 - W上涨0.88%,中国移动下跌0.13%,小米集团 - W上涨6.72%,泡泡玛特上涨4.89%,药明生物下跌2.52%,南方恒生科技上涨4.10% [3][4]
腾讯控股(0070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08 17:02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1940.73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68%[10] - 2024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2227.03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41%[10] - 2024年收入为6602.57亿元,毛利为3492.46亿元,经营盈利为2080.99亿元[8] - 2024年资产总额为17809.95亿元,权益总额为10538.96亿元,负债总额为7270.99亿元[8] - 2024年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2843.42亿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2790.09亿元[8] - 2024年公司收入6602.57亿元,同比增长8%;年度盈利1964.67亿元,同比增长66.43%[20][21] - 2024年全年收入成本同比下降2%至3111亿元,毛利同比增长19%至3492亿元,毛利率从48%提升至53%[23] - 2024年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同比增长6%至364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稳定在6%;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增长9%至1127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稳定在17%[25] - 2024年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6%至160亿元,财务成本同比下降2%至120亿元[25] - 2024年分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盈利252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从130亿元增长至316亿元;所得税开支同比增长4%至450亿元,剔除去年递延税项调整同比增长15%[26]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同比增长68%至1941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增长41%至2227亿元[26] - 2024年第四季收入同比增长11%至1724亿元[29] - 2024年第四季收入成本同比增长5%至817亿元,环比增长4%至817亿元[32][41] - 2024年第四季毛利同比增长17%至907亿元,环比增长2%至907亿元,毛利率从去年同期50%提升至53% [32][42] - 2024年第四季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同比下降6%至103亿元,环比增长9%至103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去年同期7%降至6% [35][43] - 2024年第四季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增长16%至314亿元,环比增长8%至314亿元 [35][46] - 2024年第四季利息收入为39亿元,同比基本稳定,环比从39.96亿元降至39.1亿元 [36][39] - 2024年第四季财务成本同比下降29%至25亿元,环比从35.31亿元降至25.12亿元 [36][39] - 2024年第四季分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盈利93亿元,去年同期24亿元,上季60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从去年同期45亿元增长至77亿元,上季85亿元 [36][46] - 2024年第四季所得税开支同比增长22%至118亿元,环比从89亿元增至117.81亿元 [37][39] - 2024年第四季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同比增长90%至513亿元,环比下降4%至513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同比增长30%至553亿元,环比下降8%至553亿元 [37][46] - 2024年第四季收入环比增长3%至1724亿元 [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EBITDA为256310百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214381百万元人民币[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调整的EBITDA为277012百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235454百万元人民币[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调整的EBITDA比率为42%,2023年为39%[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利息及相关开支为12447百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11885百万元人民币[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债务)净额为76798百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54740百万元人民币[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本开支为76760百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23893百万元人民币[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营盈利为208099百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160074百万元人民币[49] - 未经审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基本每股盈利为5.597元人民币,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为6.032元人民币[51] - 未经审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摊薄每股盈利为5.485元人民币,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为5.909元人民币[51] - 未经审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经营利润率为30%,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为34%[51] - 2024年经营盈利2080.99亿元,调整后为2378.11亿元;2023年经营盈利1600.74亿元,调整后为1918.86亿元[56][58] - 2024年年内盈利1964.67亿元,调整后为2271.94亿元;2023年年内盈利1180.48亿元,调整后为1617.34亿元[56][58]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20.938元,调整后为24.027元;2023年基本每股盈利12.186元,调整后为16.678元[56][58] - 2024年经营利润率32%,调整后为36%;2023年经营利润率26%,调整后为32%[56][58] - 2024年末投资组合约为8176.87亿元,2023年末为7016.64亿元[59] - 2024年末上市投资公司权益公允价值为5698亿元,2023年末为5507亿元[62] - 2024年末非上市投资公司权益账面价值为3356亿元,2023年末为3373亿元[62] - 2024年投资组合回报为262.39亿元,2023年为亏损26.86亿元[62] - 2024年股息收入7.15亿元,2023年为5.46亿元[62] - 2024年处置及视同处置投资公司的收益净额为128.1亿元,2023年为42.83亿元[62]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净额为768亿元,9月30日为955亿元,环比减少[64] - 2024年第四季自由现金流为4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40亿元,资本开支、媒体内容及租赁负债付款共495亿元[65] - 2024年12月31日可供分派储备为1253.10亿元,2023年为868.72亿元[75] - 2024年度捐款为20.03亿元[81] 各业务线用户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为13.85亿,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0.2%[11] - 2024年QQ移动终端月活跃账户数为5.24亿,同比下降5%,环比下降7%[11] - 2024年收费增值服务付费会员数为2.62亿,同比增长7%,环比下降1%[11] - 腾讯视频视频付费会员数达1.13亿,腾讯音乐音乐付费会员数增加至1.21亿[15]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增值服务收入3191.68亿元,同比增长7%;营销服务收入1213.74亿元,同比增长20%;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2119.56亿元,同比增长4%;其他收入775.9亿元,同比增长44%[21] - 2024年国际市场游戏收入580亿元,增幅均为9%;本土市场游戏收入增长10%至1397亿元;社交网络收入同比增长2%至1215亿元[21] - 营销服务业务增长得益于广告主对视频号等广告库存的强劲需求及AI驱动的广告技术平台升级[21] - 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增长反映理财及商业支付服务收入增加,企业服务收入增长受企业微信及商家技术服务费增长驱动[21] - 2024年第四季增值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至790亿元,其中国际市场游戏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15%,本土市场游戏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23%,社交网络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6%[30] - 2024年第四季营销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至350亿元[30] - 2024年第四季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至561亿元[30] 各业务线毛利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增值服务业务毛利同比增长12%至1817亿元,毛利率从54%提升至57%;营销服务业务毛利同比增长31%至672亿元,毛利率从51%提升至55%;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毛利同比增长24%至997亿元,毛利率从40%提升至47%[24] 股东回报相关情况 - 2024年公司通过派发现金股息约320亿港元及回购总值约1120亿港元股份向股东提供资本回报[14] - 2025年建议增加年度股息32%至每股4.50港元,约4410亿港元,并计划至少回购价值800亿港元股份[14] - 董事会建议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4.50港元,2023年为每股3.40港元[16] - 董事会建议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4.50港元,预计2025年5月30日派发[73] - 2024年度以1120亿港元回购3.07亿股股份并注销[83] - 1月回购3411万股,最高304.40港元,最低271.20港元,代价98.25亿港元[83] - 12月回购3336万股,最高430.60港元,最低395.00港元,代价137.19亿港元[83] 虎牙后续公开售股资金使用情况 - 2019年4月,虎牙进行1840万股美国预托股份后续公开售股,相当于1840万股A类普通股,公开售股股价为每股24美元,所得款项净额约3.138亿美元[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虎牙后续公开售股所得款项净额2.153亿美元已动用,余额0.985亿美元存放于银行[84][85] - 投资内容生态及电竞合作伙伴拟定用途金额为9410 - 12550万美元,实际已动用2770万美元,未动用最高2420万美元,预计2027年底前动用[84] - 研发拟定用途金额为7850 - 9410万美元,实际已动用360万美元,未动用最高7170万美元,预计2027年底前动用[84] - 海外扩张及潜在战略投资并购拟定用途金额为3140 - 4710万美元,实际已动用410万美元,未动用最高3590万美元,预计2027年底前动用[84] - 扩展及加强产品与服务提供拟定用途金额为1570 - 3140万美元,实际已动用230万美元,未动用最高1490万美元,预计2027年底前动用[84] - 一般企业用途拟定用途金额为1570 - 9410万美元,实际已动用3490万美元,未动用最高3030万美元,预计2027年底前动用[84] 购股计划相关情况 - 2024年1月1日和12月31日,根据2023年购股计划的计划授权可供授出之购股总数分别为274076375股及262443505股[87] - 2024年1月1日和12月31日,根据2023年购股计划的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可供授出之购股总数均为958794股[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董事根据公司任何购股计划持有尚未行使的购股[88] - 2019年4月4日授出的175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320.01港元,行使期为2024年4月4日至2026年4月3日[92] - 2020年7月10日授出的294687份购股权,年内没收/放弃22044份,年末剩余272643份,行使价472.04港元,行使期为2021年7月5日至2027年7月9日[94] - 2020年8月21日授出的12232份购股权,年内全部失效/放弃,行使价444.32港元,行使期为2021年7月15日至2027年8月20日[94] - 2020年11月23日授出的46501份购股权,年末剩余46501份,行使价511.83港元,行使期为2021年10月15日至2027年11月22日[96] - 2020年12月23日授出的7014份购股权,年内全部失效/放弃,行使价495.23港元,行使期为2021年12月15日至2027年12月22日[96] - 2021年3月30日授出的518344份购股权,年内没收/放弃19313份,年末剩余499031份,行使价533.39港元,行使期为2022年2月8日至2028年3月29日[96] - 2018年7月6日授出的2024份购股权,年内全部行使,行使价332.87港元,行使期为2020年7月6日至2025年7月5日[92] - 2018年8月24日授出的17780份购股权,年内行使9880份,年末剩余7900份,行使价302.78港元,行使期为2019年8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153.73亿 超预期关税冲击港股市场 北水逢低抢筹小米(01810)、腾讯(00700)
智通财经网· 2025-04-07 18:12
文章核心观点 4月7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153.73亿港元 ,介绍了北水净买入和净卖出最多的个股 ,并对部分个股获净买入或净卖出的消息面情况进行说明 [1] 北水成交情况 - 4月7日北水成交净买入153.73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成交净买入91.71亿港元 ,港股通(深)成交净买入62.02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小米集团 - W、腾讯、中国移动 ,净卖出最多的个股是阿里巴巴 - W、小鹏汽车 - W、信达生物 [1] 个股资金流向及消息面 净买入个股 - 小米集团 - W获净买入154.38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25.34亿港元 ;大和研报称其基本面良好 ,股价下跌是买入机会 ,智能手机未来或获更多市占率 ,IoT业务有成长空间 ,电动车市场将持续增长 [2][4] - 腾讯获净买入19.36亿港元 ;中信建投表示数字游戏不受美国关税影响 ,国内游戏内生需求强劲 ,1 - 2月单月增速分别为28%、12% ,1 - 3月国产版号数量同比增长10%左右 [2][5] - 中国移动获净买入11.64亿港元 ;全年营业收入达10408亿元 ,同比增长3.1% ,归母净利润1384亿元 ,同比增长5.0% ,2024年起三年内现金分配利润逐步提升至当年股东应占净利润的75%以上 [2][5]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9.64亿港元 ;日本升级半导体制裁范围将倒逼国产替代提速 ,中国进口关税加征利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提升 [2][6]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5.84亿港元 ;里昂看好其强大定价能力和灵活成本结构 ,摩根士丹利认为其在美国市场有能力加价减轻关税影响 [2][6] - 中海油获净买入11.47亿港元 [8] - 美团 - W获净买入5.53亿港元 [8] 净卖出个股 - 阿里巴巴 - W遭净卖出19.47亿港元 ;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幅度超预期 ,取消对中国大陆及香港寄往美国小型包裹的关税豁免 ,阿里云业务预计未来三年资本开支超越过去十年总和 [2][7][8] - 小鹏汽车 - W遭净卖出8.94亿港元 [8] - 信达生物遭净卖出4.21亿港元 ;美国禁止中国等国家机构访问NIH受控访问数据 ,中信建投认为关税政策对医药产业链影响复杂且有变数 ,看好暂不受关税影响的创新药行业 [2][6]
腾讯控股营收创历史新高,但腾讯游戏遇“中年危机”
犀牛财经· 2025-04-02 15:5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游戏业发展25年遭遇“中年危机”,整体增长放缓,新势力和新爆款游戏出现几率渺茫,长青游戏虽体现企业实力但也限制后来者发展,AI技术也难以成为拯救者 [3][4][17] 分组1:行业整体情况 - 以2000年《万王之王》上线为标志,中国游戏业已发展25年 [2] - 自2018年游戏用户存量时代到来,2024年用户达6.74亿人,仅同比增长0.94% [8] - 2021年中国游戏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后波折发展,近5年增长放缓 [9] 分组2:企业表现 腾讯 - 2024年全年营收6603亿元,同比增长8%,游戏业务增值服务营收3191.68亿元,同比增长7%,占总收入49%,国际游戏收入580亿元,本土市场游戏收入1397亿元,同比增长10% [4] - 2024年长青游戏从12款增至14款,新增两款中一款为《地下城与勇士:起源》 [12] 网易 - 2024年净收入1053亿元,同比增长1.7%,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净收入836亿元,同比增长2.5% [6] 米哈游 - 《原神》口碑下滑、热度减退,《崩坏:星穹铁道》后续增长乏力,《绝区零》表现低于市场预期 [6] 其他企业 - 世纪华通旗下点点互动2024年8月超越米哈游成为业界第三 [7] - 中青宝因信披违规被戴ST帽,游戏营收占比不足35%,业务重心转向其他方面 [10] - 网传昆仑万维关闭游戏业务,近年来鲜见游戏相关报道 [11] - 中手游《仙剑世界》上线一月遭遇市场瓶颈,投入超10亿仍失败 [15] 分组3:行业问题及影响 - 腾讯之外游戏巨头成长放缓,行业整体增长放缓,新势力和新爆款游戏出现几率渺茫 [5][10] - 长青游戏体现企业实力,但也架起竞争壁垒,限制后来者发展,细分赛道已初见端倪 [13][14] - 大投入精品游戏策略开始褪去光环,游戏业“中年危机”残酷 [15] 分组4:AI技术对行业的影响 - 2024年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认为未来只有前0.0001%的天才和99%的业余爱好者制作游戏有意义,普通和专业开发者可考虑转行 [17][18]
腾讯控股(00700):4Q24报告点评:收入、利润均超预期,AI基建投入加大,静待应用场景改造推进
华创证券· 2025-03-30 23: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腾讯 4Q24 各项业务多点开花,收入、利润均超预期,AI 基建投入加大,待应用场景改造推进 [1] - 对 25 年全年游戏收入维持相似水平展望乐观,营销服务业务收入有望维持 mid to high - teens 同比增速,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在 CAPEX 投入等基础上云服务收入增速有望提升 [4] - 略微调整 25/26 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预测,新增 27 年收入和净利润预测,给予公司 25 年 NON - IFRS EPS 口径 18 - 20x 目标 PE 区间,对应目标价 547.75 - 608.61 港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4Q24 经营情况 - 实现收入 1724 亿元,YOY + 11%,QOQ + 3%,超预期 2%;实现 NON - IFRS 口径归母净利润 553 亿元,YOY + 30%,QOQ - 8%,超预期 4% [1][8] 基本面更新 业务结构与增速 - 结构上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游戏>广告>社交网络,本季度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 561 亿元,占比 33%;游戏业务收入 492 亿元,占比 29%;营销服务业务收入 350 亿元,占比 20%;社交网络业务收入 298 亿元,占比 17% [14] - 增速上游戏>广告>社交网络>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游戏业务 YOY + 20%,连续 4 个季度提速;广告业务 YOY + 17%,QOQ 增速持平;社交网络业务 YOY + 6%,连续三个季度提速;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 YOY + 3%,QOQ 有所改善 [14] 各业务板块情况 - **网络游戏**:国内海外均超预期,收入增速触及 21 年以来新高,本季度收入 492 亿元,YOY + 20%,QOQ - 5%。国际市场游戏业务收入 160 亿元,YOY + 15%,QOQ + 10%,超预期 4%;本土市场游戏业务收入 332 亿元,YOY + 23%,QOQ - 11%,超预期 2%。展望 25 年,对全年游戏收入维持相似水平展望乐观,一季度收入增速维持 4Q24 高位,二季度开始受基数效应影响增速回落 [4][20][24] - **社交网络**:手游收入带动增速提升,略超预期,本季度收入 298 亿元,YOY + 6%,QOQ - 4%,超预期 1%,主要由手游收入、小程序游戏业务收入增长和 TME 会员收入增长带动 [4][27] - **营销服务**:微信生态带动,收入超预期,本季度收入 350 亿元,YOY + 17%,QOQ + 17%,超预期 3%。25 年看好营销服务业务收入维持 mid to high - teens 同比增速,毛利率有提升趋势 [4][31] -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小幅增长,收入符合预期,本季度收入 561 亿元,YOY + 3%。Q4 大幅度扩张 CAPEX 并对 25 年增长做出指引,加大对 AI 基建投资力度。腾讯是 AI 应用端改造想象空间最大的资产之一,看好云服务收入增速提升 [4][33] 回购及分红 - 公司宣布现金分红 410 亿港元(对应分红率约 17%),并进行超过 800 亿港元的回购,对应 3 月 28 日收盘价按 24 年底股本数量计算,有 1.7%的股息率贡献 [4][38]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调整 25/26 年公司收入预测至 7218/7747 亿元,YOY + 9%/7%;NON - IFRS 口径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2568/2858 亿元,YOY + 15%/11%;新增 27 年收入预测 8269 亿元,YOY + 7%,NON - IFRS 口径归母净利润 3147 亿元,YOY + 10% [5] - 预计公司 25 - 27 年实现 NON - IFRS 口径 EPS 28.09/31.54/35.04 元,YOY + 16%/12%/11%;给予公司 25 年 NON - IFRS EPS 口径 18 - 20x 目标 PE 区间,对应目标价 547.75 - 608.61 港元,维持“推荐”评级 [5] 财务预测表 - 涵盖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指标预测,如 2025E - 2027E 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7218.32 亿、7746.98 亿、8268.82 亿元,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16.4%、12.9%、11.3%等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