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通胀低利率时代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思考
金融时报·2025-08-25 09:35

美联储货币政策历史与挑战分析 - 央行年会核心主题为货币政策及其挑战 聚焦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双重目标[1] - 美联储长期致力于促进美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履行美国国会赋予的双重使命[1] 美国经济发展三大时期 - 第一时期(1950-1982年)从二战结束到大通胀 经济在繁荣与衰退间以6%波动幅度经历三轮扩张和三次紧缩[4] - 第二时期(1983-2009年)从大缓和走向大衰退 通胀率持续下行 1993年核心通胀率首次跌破2.5%并保持在0.9%-2.5%区间[6] - 第三时期(2010-2019年)新常态时期 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 基准利率接近有效利率下限[8] 三大历史时期的关键问题 - 第一时期问题:中央银行能否抵御诱惑坚守物价稳定目标 20世纪80年代初才遏制通胀飙升势头[4] - 第二时期问题:经济长期繁荣是否必然导致金融过度 表现为金融机构过度扩张 金融市场投机过度和债务无序增长[8] - 第三时期问题:在低利率环境下如何实现双重目标 中性利率下降2-3个百分点 接近零利率下限[9][10] 货币政策操作与成效 - 1995年和1998年实施两轮扩张性货币政策 分别应对经济低迷和金融动荡[7] - 2015年12月启动紧缩周期 当时失业率从10%峰值降至5% 接近自然失业率[9] - 2015年底至2018年底平均经济增长率达2.5% 高于前五年的2.2% 2018年通胀率大部分时间维持在2%左右[9] 当前政策挑战与应对 - 通胀率2019年略低于2% 持续低于目标值可能带来负面影响[2][14] - 建立通货膨胀目标制将中期通胀率保持在适当低水平[12] - 采用数据依赖和逐次会议讨论的决策方法 提高政策前瞻性[12]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 - 201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美国物价水平持续低迷[14]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造成经济下行压力和投资支出疲软[13][14] - 美联储密切关注全球增长趋势 贸易政策影响及物价低迷原因[14] 货币政策框架评估 - 正在重新评估现行货币政策框架 讨论低利率政策利弊和不同时期政策工具使用[15] - 通过"美联储倾听"活动收集专家和公众意见 改善货币政策沟通机制[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