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进中国丨“小车轮”转出大天地

盛夏清晨,晨曦初露。团泊湖畔,骑行爱好者们时而悠然前行,时而你追我赶;厂房林立处,挂着全国 各地牌照的大货车进进出出,从空车到满载,将一箱箱自行车、电动车运抵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这一 动一静的画面,勾勒出天津静海"两轮"产业的蓬勃生态。 这里缘何能成为"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之都"?循着天津市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的发展轨 迹,答案逐渐清晰。 "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空地。如今,园区内已聚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58家。"回 溯发展历程,天津市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企业服务部部长张宝祺打开了"话匣子"。在他看 来,园区能扛起"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之都"的大旗,产业链配套与政策支持是两大核心引擎。 早在2008年,静海便建立了自行车(电动车)产业园(即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的前 身)。彼时,政府将土地、基础配套、优惠政策向自行车、电动车项目倾斜,凭借规划的引导力和环境 的吸引力,推动一批龙头企业、配套厂家落地生根,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正是这关键的一步布局,为后续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埋下了伏笔。 此后10年,该区接连获批"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产业基地""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之都"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