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 - "痛金"产品在电商平台珠宝类目中过去一年成交额同比增长294%,电商平台为IP黄金设立独立类目 [2] - 18-24岁人群金饰拥有率从2019年37%飙升至2025年62%,显示年轻消费群体成为黄金市场重要驱动力 [4] - 国际金价震荡4个月未能突破每盎司3500美元历史高位,瑞银将2026年金价预期上调至3700美元/盎司 [2][7] 产品特征 - 0.2克黄金售价达679元,二次元金饰被炒至每克2800元,较普通黄金每克1000元溢价2倍以上 [2][6] - 老凤祥与高达联名100克黄金摆件标价12.8万元,吸引超4万次浏览 [2] - 周大福与游戏《黑神话:悟空》合作系列产品半年销量超10万件 [2] 定价机制 - 定价逻辑从传统按克计价转变为"稀缺性×角色热度=溢价倍数"公式 [4] - IP生命周期和圈层影响力成为决定产品价值的关键因素,克重不再是核心参考 [4] - 高溢价主要来自IP授权费用、设计成本及商家对热门IP的商业运作 [6] 消费动机 - Z世代将"痛金"视为情感价值与圈层认同的双重载体,满足个性化消费刚需 [5] - 黄金保值属性为情感消费提供安全垫,成为"更稳妥的兴趣消费选择" [5] - 产品兼具IP收藏感和贵金属基础价值,对比盲盒手办具有更好风险抵御能力 [5] 市场风险 - 产品价值与IP热度紧密关联,文化潮流具有时间性和不确定性 [6] - 二手市场出现两极分化:限量款价格翻倍,普通款面临溢价缩水 [6] - 小型工作室提供私人定制服务,因技术门槛不高对品牌产品形成冲击 [6] 发展前景 - 品牌需注重IP故事长期运营,将情绪溢价转化为持续复购 [7] - 过度依赖高溢价可能损害品牌长期利益 [7] - 金价高位横盘或成常态,需区分情感消费与投资目的 [7]
果然财评|“痛金”狂飙:情感消费下的黄金新局与隐忧
搜狐财经·2025-08-25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