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十年后,新能源车能够进化到什么程度?
36氪·2025-08-25 16:16
五年前,新能源车依然是"半成品",续航数字的提升并未消除车主的焦虑,但超充网络、固态电池、智能驾驶等技术浪潮的扑面而来,让新能源车走上我 国汽车工业的舞台中间。 今天,北京亦庄某自动驾驶测试区内,一辆无方向盘的原型车正以60公里时速巡航。车顶激光雷达无声旋转,车内投影仪在座椅间投出会议文档,电池管 理系统将剩余电量折算成碳积分显示在窗玻璃上…… 这并非科幻场景,而是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向2030年进化的现实切片。 十年前,当人们提起新能源车,想到的往往是笨重的电池包、不到200公里的实际续航里程、漫长的充电等待,以及"自燃"新闻下的隐隐忧虑。 当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2500万辆大关,中国品牌以60%全球份额主导市场,当新能源车的续航超过800公里,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当新能源车从 电动化的上半场转入智能化的下半场,自动驾驶系统、车联网技术、能源管理与优化等不断颠覆着我们的认知,新能源的技术裂变进入临界点。 未来五到十年,这场由电力驱动、AI赋能的新能源革命,将带领新能源车走向哪里?人类又将如何重构与智能化移动空间的关系? 1. 能源系统的范式转移:从"充电焦虑"到"移动电站" 若说当前新能源车的痛点是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