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RoboTaxi更疯狂,无人物流车的“极限战场”
钛媒体APP·2025-08-25 19:04

行业投资热度 - 2025年自动驾驶投资焦点转向无人物流配送领域 多家企业完成大额融资 包括新石器C+轮10亿元 九识智能B3轮1亿美元及B轮累计近3亿美元 白犀牛B轮累计近5亿人民币[1] - 京东物流推出自研VAN无人轻卡 申通快递与菜鸟无人车达成战略合作 Momenta组建团队进军无人物流市场[1] - 在投融资趋冷背景下 资本仍向该领域密集加注 印证投资圈对"规模盈利临界点"的共识[1] 政策环境支持 - 2021年中国无人配送车开启合法化进程 北京发放首张公开道路牌照 2023年《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通知》为自动驾驶上路"开绿灯"[3] - 2023年12月《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首次明确智能网联汽车用于运输经营活动[3] - 2025年国家邮政局提出加快推动无人车在行业规模化应用 全国超100个城市开放路权试点[3]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交通运输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即将出台 重点支持物流领域自动驾驶应用[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4年快递物流无人配送车规模化应用累计超6000台[2] - 顺丰2023年招标百台规模 2024年增至千台量级 中通快递已投入约1000辆 圆通速递近500辆 韵达股份超100辆 申通快递超200辆[4] - 中通快递与新石器合作计划未来落地10000台无人车 顺丰控股已投入超800辆 预计2025年扩至8000辆[4] - 权威机构预计2030年无人驾驶物流车市场规模达2634亿元 为2025年的5.4倍[5] - 招商证券测算显示 以全国快递物流网点数量为基础市场空间约4680亿元 以全国小区数量为基础市场空间在5460亿元到7280亿元之间[6] 应用场景与模式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快递配送(2-5KM覆盖半径 2-3天时效) 商超配送(5KM覆盖半径 1小时时效) 餐饮配送(3KM覆盖半径 30-45分钟时效) 移动零售(1-2KM覆盖半径)[5] - 无人物流配送车目前大规模落地场景为快递末端配送中的"网点到驿站"段 采用加盟商网点派至驿站的模式[12][13] - 末端配送距离通常在十公里以内 路线相对固定 降低了技术风险 各地政府不断开放该场景路权[13] 成本效益分析 - 2025年1-5月快递件均价同比下降8.2% 件量日均同比增长20.1% 行业呈现"以价换量"趋势[7] - 末端配送人工成本占比超80% 无人驾驶可省去"最后五公里"人工成本[7] - 物流行业劳动力成本从2019年1.7万元增长至2025年2.3万元[8] - 以日均8000件配送量网点为例 引入无人配送后件均成本降幅达70% 单车日均运件量突破千件 配送时效提升20%-30%[8] - 新石器无人车单票成本降低0.1-0.2元 九识智能E6车型单月运营成本控制在3000元以内 顺丰无人车单车单月节省约2000元成本[8][9] - 多家快递公司实际运营数据显示无人配送车可使单票成本降低0.1元[9] 技术发展与成本下降 - 无人物流车整车价格呈现断崖式下降 新石器X3车型从20万元降至7万元 九识智能产品价格从5万元降至2万元[14] - 九识智能E6车型售价仅为19800元 新石器计划2025年年产能达3万辆[9] - 技术路线从早期高精地图转向BEV+Transformer架构 2024年端到端模型崛起 2025年VLA多模态模型成为新焦点[16] - 传感器方案优化 新石器从5颗激光雷达加10个摄像头 改为1颗激光雷达加12个摄像头 以视觉为主激光雷达兜底[16] - 头部厂商推行"轻资产运营模式" 降低硬件购置成本 按需支付服务费 引入灵活融资方案[17] 企业战略部署 - 顺丰采用"投资+订单"模式深度绑定技术供应商 推动无人车调度系统与自有平台深度融合[17] - 加盟制企业依赖总部认证与网点自主采购 呈现"碎片化部署"特征[17] - 头部物流企业构建"支线无人机+分拣中心+末端无人车"的全链路无人配送体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