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销量破局,全球车型之问待解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突破70%,创下历史新高。在全球市场上,中国汽车同样表现抢 眼,"中国制造"占比全球销量已达3成,比亚迪、吉利等品牌首次跻身全球车企前十名。然而,在这份亮丽成绩单的背后,一个关键问题值得深思:当自 主车企在销量上突飞猛进时,我们是否已经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车型?即像丰田卡罗拉、大众高尔夫那样,能够经得起全球市场考验、具备长期生命 力的产品? 01 高配置≠高适应性 翻开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引人深思:那些真正的全球车型——如丰田卡罗拉、RAV4,本田CR-V,大众高尔夫——往往不以配置丰 富著称。2024年全球单一车型销量冠军特斯拉Model Y,其内饰之"简陋"甚至成为消费者调侃的焦点。这些车型共同的特点在于:核心部件可靠性高、机 械素质过硬、维修便利性佳,而在中国市场上流行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式的"高大上"配置,在这些车型上难觅踪迹。 "全球车型首先考虑的是普适性,而非配置的堆砌。"某合资品牌全球产品规划负责人指出,"一款车型要销往100多个国家,必须适应从北欧严寒到中东酷 暑的各类环境,必须兼容从德国不限速高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