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端学校上线!当智能体砸掉教室的围墙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25 20:01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技术突破 - 2025年高考AI大模型语文作文得分普遍达50分(满分60分),数学主流模型皆突破120分(满分150分)[3] - 强化学习+慢思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新一轮进步,使AI从简单辅助走向深度参与教学全流程[3] - AI黑板通过3D技术将抽象数学公式自动生成动态图形,全学科教材虚拟人实现与学生对话和思辨引导[3] 智能体驱动的教学变革 - 智能体成为课程新要素,课堂关系从师、生转变为师、机、生关系[5] - 智能体驱动课程内容动态化和个性化,实现理论学习和实验一体化[5] - 文字教材与多模态资源处于同等地位,改变传统课程教学资源结构[5] 双师教学模式创新 - 真人+AI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将多模态大模型引入课堂,真人教师专注于差异指导与情感交流[6] - 双师教学本质在于联通多元教育场景,打破时空限制,动态整合优质资源[6] - 学生专注度、教师备课效率和资源复用率同步上升[7] 云端学校建设进展 - 深圳市云端学校建立"1+N"学校共同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9] - 2024年9月实体校区建成,成为模式试验田和成果展示窗[10] - 在深圳坪山区、光明区完成模式复制,克拉玛依市2025年开始复制[10] 农村教育数字化实践 - 科学教育课程平台在广西、甘肃等地十所学校应用,学生平均分提高十六七分[4] - 平台以知识图谱、多模态数据和测评库作为数字教材支持[4] - 改变传统学习方式,实现合作探究学习全面落地[4] 未来学习中心建设 - 大学图书馆由信息共享空间转向学习支持空间,服务理念从资源本位向学习本位转变[12] - 生成式AI工具与教学平台融合,按需生成学习小程序,实施跨学科项目式学习[12] - AIGC技术开发理化生虚拟实验室,实验数据实时同步至教师端,提升实验教学效率[12] 教育智能体发展前景 - 教育智能体将学习环境转变为自主交互沉浸式智能中心[13] - 智能体应用推动评价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13] - 云端学校概念源自英国学者"墙洞实验",证明自组织学习环境的有效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