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表现与技术指标 - 强生股价自6月中旬以来持续交易于50日及200日简单移动平均线(SMA)之上[1] - 7月中旬形成黄金交叉(50日SMA上穿200日SMA) 释放看涨信号[1][2] - 黄金交叉后50日SMA持续位于200日SMA上方 预示未来上涨趋势[3] 业务优势与战略布局 - 公司采用多元化业务模式 同时经营医疗器械与制药业务 为医疗保健行业唯一[6] - 拥有超过275家子公司 26个平台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7] - 2023年将消费者健康业务分拆为Kenvue(KVUE) 专注于核心制药与医疗器械业务[6] - 研发预算位居制药企业前列 通过收购(如Intra-Cellular Therapies)强化神经精神药物市场地位[31] 创新药物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物部门有机销售额增长2.4%[8] - 预计2025年创新药物销售额超570亿美元 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5%-7%[9] - 10款新药具备50亿美元峰值销售潜力 包括Talvey、Tecvayli、Caplyta等[10] - 肿瘤药物销售额预计2030年超500亿美元[9] - 新药Imaavy(抗nipocalimab)于4月获批治疗重症肌无力 TAR-200获FDA优先审评[11] 医疗器械业务复苏 - 第二季度医疗器械销售额操作增长6.1% 较第一季度改善[12] - 增长动力来自新收购心血管业务(Abiomed、Shockwave)及手术视觉、伤口闭合业务[12] - 下半年预计通过新产品推广实现加速增长[12] 财务表现与估值 - 年内股价上涨26.0% 远超行业1.6%的涨幅[22] - 远期市盈率16.03倍 高于行业14.86倍及五年均值15.65倍[26] - 60天内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从10.60美元上调至10.86美元 2026年从10.98美元上调至11.36美元[29] 主要挑战与风险 - 明星药物Stelara美国专利到期 2024年销售额103.6亿美元[14] - 2025年多家企业(安进、Teva、三星生物等)推出生物类似药[15] - 上半年Stelara销售额下降38.6% 生物类似药竞争预计加剧[15] - 中国带量采购(VBP)持续扩大 对销售造成压力[13] - 面临超6.2万起滑石粉产品诉讼[17] - 医保Part D重新设计政策影响药品定价[16] 增长催化剂与未来展望 - 公司认定2025年为"催化剂年" 为后期增长奠定基础[30] - 创新药物与医疗器械业务下半年运营增长预计加速[30] - 计划四年内投资550亿美元将药品生产转移至美国[21] - 董事会批准4.8%股息上调 实现连续63年股息增长[31]
J&J Stock Trading Above 200 & 50 Day SMA for 2 Months: Time to B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