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建设目标与时间表 - 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1] - 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建成与国际接轨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1] - 形成减排效果明显、规则体系健全、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 [1] 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 - 稳妥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 [1][3] - 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明确市场中长期碳排放配额控制目标 [3] - 到2027年,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定的行业优先实施配额总量控制,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 [3] - 建立配额储备和市场调节机制,平衡市场供需,并合理确定用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的比例 [3] 碳市场覆盖范围与主体扩展 - 根据行业发展状况、碳排放特征等,有序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的行业范围和温室气体种类 [2]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将逐步引入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参与交易 [4] - 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稳妥推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 [4] 提升碳市场活力与金融创新 - 稳慎推进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4] - 建立完善碳质押、碳回购等政策制度,拓展企业碳资产管理渠道 [4] - 以全国碳市场为主体建立完善碳定价机制,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效的价格信号 [4] - 截至2025年7月28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接近240万吨,累计成交金额超过2亿元 [4] 政策背景与监管强化 - 国家正推动能源治理从“能耗约束”向“碳排放约束”的历史性转变 [6][7] -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于9月1日正式施行,将碳排放评价纳入节能审查制度 [6][7] - 《意见》提出全面加强碳市场能力建设,包括加强碳排放核算与报告管理、严格规范碳排放核查、加强数据质量全过程监管等 [5]
免费有偿结合 全国碳市场建设提速
北京商报·2025-08-26 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