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机厂商涌入新赛道 竞逐人机交互下半场
证券时报·2025-08-26 02:16

行业动态与厂商布局 - 多家手机厂商包括vivo、荣耀、小米、华为、OPPO已进军MR或AI眼镜领域 [1] - vivo推出首款MR头显vivo Vision探索版 重量仅398克 采用自然眼手交互设计 但未公布售价且仅开放预约体验 [2] - 小米推出首款AI眼镜 但曾遭遇退货潮 [1] - 消费电子供应链企业如领益智造、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瑞声科技及中兴通讯均已涉足机器人领域 [7] 产品表现与市场数据 - 苹果首款MR头显Vision Pro官方售价29999元起 二手平台价格曾飙升至9万元/台 但销量遇冷 截至2024年末销量不足50万台 未达预期 目前已停产并停止二代研发 [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级XR设备全渠道零售量为30.7万台 同比增长17.6% [3] - 同期中国VR/MR设备全渠道零售量同比下降25.6% 从2024年上半年15.1万台降至11.2万台 [3]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6896万部 同比下降4% 上半年出货1.4亿台 同比下降0.6% [5] - 小米集团将2025年手机销量目标修正为1.75亿部左右 [5] 技术协同与发展前景 - MR设备核心组件与手机技术在光学、显示等领域高度相关 可实现技术协同 [4] - 全球VR/MR销量2025年预计为560万台 2030年可能增长至1440万台 [4] - MR被视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 可攻克家庭非结构化场景下的感知-决策难题 为未来家庭机器人提供支持 [2] - MR与机器人在感知、交互和智能控制方面关联度高 MR可为机器人提供环境感知和操作界面 机器人技术可增强MR物理交互能力 [6] 行业挑战与瓶颈 - MR产业仍处早期阶段 成熟普及需5~10年 需具备轻便硬件、高分辨率显示、强大计算续航、丰富生态、亲民价格及直观交互等特点 [3] - 消费级VR市场长期面临内容荒问题 缺乏杀手级应用 多数产品聚焦游戏观影等娱乐场景 [3] - 企业从MR切入机器人领域需突破高性能传感器、实时数据处理、低延迟通信、AI算法成熟度、成本控制、规模化生产及安全可靠性标准等瓶颈 [6] - 具体需突破三大瓶颈:供应链从消费电子级跃迁至车规级可靠度 建立真实场景机器人数据集 补齐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系统能力 [7] 战略动机与行业趋势 - 手机厂商布局MR旨在提前抢占人机交互下半场机遇 同时反映行业增长焦虑 [1] - 智能手机市场饱和 入局MR可拓展业务边界 构建多终端生态 顺应沉浸式体验需求增长趋势 [4][5] - 手机厂商在发展MR方面具有供应链整合、生态构建、软硬件工艺及算法系统投入等优势 [4] - 手机厂抢滩MR本质是第二曲线焦虑 硬件销量见顶 MR与手机在芯片、传感器及供应链高度重叠 技术复用成本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