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AI应锚定“安全框架”稳健推进
证券时报·2025-08-26 02:24
行业现状与特征 - 金融业拥抱人工智能呈现显著冰火两重天特征 行业共识认为人工智能是提升服务半径、重构业务流程和创造新价值的必然选择 [2] - 预算充足的金融业成为人工智能落地最热切的试验场 城商行等机构将其视作实现弯道超车的战略机遇 [2] - 商业银行骨子里的审慎天性、核心业务场景渗透不足以及对安全合规的极致要求为革命按下谨慎键 [2] 核心矛盾与挑战 - 金融业对不确定性的零容忍与人工智能技术概率性输出之间存在根本性矛盾 [2] - 技术成熟度与业务深水区需求出现断层 当应用走向营销、风控和资产配置等核心领域时可靠性要求呈指数级上升 [2] - 金融业务复杂性决定人工智能落地需攻克上百个细分场景 每个场景都需要专业数据打磨、模型调优和合规校验 [2] 发展路径与竞争焦点 - 金融人工智能发展路径不同于互联网快速迭代模式 必须在安全框架内寻求创新突破 形成戴着镣铐的舞蹈特征 [3] - 落地过程呈现宏观技术驱动与微观业务驱动的螺旋式上升 前期技术引领打开边界 后期业务需求反哺技术演进 [3] - 未来竞争焦点将从模型能力转向场景深度和信任构建 需深入业务毛细血管并理解金融本质 [3] 战略要求与转型方向 - 金融机构既不能畏惧观望错失战略机遇 也不能盲目冒进忽视金融业基本规律 [3] - 金融智能化之路需要敬畏金融规律、尊重信任价值的长期主义者 而非单纯技术天才 [3] - 人工智能需从炫酷概念转化为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可信生产力 要求技术创新与金融信任实现同频共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