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奇妙的“账户温差”: 为何养老理财产品在普通账户更受欢迎
中国证券报·2025-08-26 06:18

核心观点 - 养老理财产品规模增长迅速但个人养老金账户贡献增速低于普通账户 投资者更多出于业绩表现购买而非养老目的 [1] - 养老理财发展受销售推动力不足 收益率缺乏显著优势及投资者重安全轻收益观念三方面制约 [1][2] - 提升持有体验和提供专业资产配置服务是激活养老理财市场潜力的关键举措 [1][3][6] 销售端制约因素 - 销售人员推销保险产品最积极 其次是基金 推销理财产品力度较弱 受限于销售激励机制 [2] - 理财顾问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的保险产品文章最多 [2] - 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保险产品没有显著优势 [2] 投资者偏好 - 多数投资者将安全视为养老储备首要原则 倾向于配置存款与保险产品而非有风险的理财和基金 [2][6] - 对目标风险型养老产品接受度较高 对一站式长期投资方案如连续投资30年的产品持谨慎态度 [2] - 个人养老金账户配置中养老理财与养老基金份额非常有限 远低于养老储蓄和养老保险 [1] 产品竞争力 - 理财公司对产品竞争力抱有信心 认为在优质资产稀缺环境下理财产品竞争力有望提升 [4] - 与公募基金相比 理财公司在资产获取能力和投资策略灵活性方面具备优势 [4] - 年化收益率仅比储蓄存款高出0.5个百分点的产品在30年复利作用下收益差距非常大 [3] 发展建议 - 需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 让投资者体会长期投资价值从而拿得住持得稳 [3] - 应基于客户可承受净值波动范围设计产品 帮助客户感受长期投资与复利积累的积极影响 [3] - 提供科学系统的资产配置服务 如针对每人每年1.2万元额度建议储蓄保险基金理财的具体配置比例 [6] - 可借鉴海外做法 根据年龄收入退休时间等因素评估养老替代率需求并提供动态调整建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