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正从降费让利向机制重构纵深推进 旨在重塑行业生态 推动高质量发展 构建基金管理人 销售渠道与投资者利益绑损与共的新范式[1][2] 浮动费率基金发展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已完成两批发行 首批26只产品募资258.65亿元 平均募集规模约10亿元 部分产品成立至今回报超15%[3] - 第二批产品在投资策略和费率设计上进一步创新 出现行业主题基金 且降档阈值更严格 如华泰柏瑞制造业主题混合基金要求"跑输2个百分点"[4] - 浮动费率产品将从试点转向常规化审批 并可能从主动权益产品拓展至"固收+"基金 监管要求头部公司发行1只固定费率产品需配套2只浮动费率产品[4][5] - 浮动费率模式将管理费与超额收益挂钩 推动管理人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实现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4] 销售费用改革进展 - 销售费用改革即将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内容包括统一调降销售服务费率 下调尾随佣金 取消直销渠道销售费用[6] - 销售费率下调可能短期内降低基金业务相对优势 但长期促使销售渠道更重视基金保有量和留存率 并提升专业能力要求[6] - 基金公司表示将积极响应监管 调整费率体系 降低认购费 申购费及销售服务费 并提升自有平台运营能力[7] - 销售费用改革将推动行业从卖方销售转向买方投顾模式 以投顾服务费为核心 中小机构可能面临更大生存压力[8] 费率改革解决的行业痛点 - 解决利益错配问题 通过浮动管理费将管理人收入与投资业绩捆绑 实现从规模导向到业绩导向[9][10] - 解决潜在利益冲突 交易费用改革实现研究费用与交易佣金分离 使券商更专注交易执行质量[10] - 解决销售驱动问题 推动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转型 使销售渠道利益与客户长期资产增值保持一致[10] 费率改革的影响 - 行业降费短期内可能使基金公司利润承压 但长期有助于吸引养老金 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 带来规模稳定增长[10] - 费率改革通过降低管理费率 托管费率 交易佣金费率等 减少投资者投资成本 缓解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现象[11] - 改革推动行业回归资产管理业务本源 解决利益输送等乱象[11] 费率改革下半场重点 - 鼓励多元化费率模式探索 如"固定管理费+业绩报酬" 阶梯费率机制等 让费率反映管理难度和创造价值[12] - 需配套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将长期业绩 投资者回报 风险控制置于核心位置[12][13] - 培育买方服务生态 基金公司与销售机构需投入投顾能力建设与投资者教育 实现从卖方销售向买方服务的转型[13]
再迎实质性突破!从“降费让利”到“机制重构”,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进深水区
证券时报·2025-08-26 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