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充当“空中哨兵”,网格员随时“接单” 藏在微网格里的治理巧思
河南日报·2025-08-26 07:30
基层治理模式 - 以“党建+网格+大数据”为核心抓手,构建高效基层治理新格局 [1] - 将401个小区(楼院)细化为401个基础单元和2334个社区微网格,纳入人、情、地、事、物、组织六大要素 [2] - 整合智慧矛调、信访代办等23家单位70名人员进入网格化架构,实现业务融通和平台打通 [2] 治理参与力量 - 在65个村(社区)基础上,将256名党员编入网格并定责到楼栋,选配40名微网格长 [3] - 416名“五员一律”人员下沉网格,333名区直年轻干部到网格一线历练 [3] - 出台奖励办法吸引435名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化身“流动哨兵”上报问题线索 [3] 智慧技术应用 - 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作为“智慧大脑”,数据实时流转,AI模型自动生成处置建议 [4] - 建设郑州首个“空地一体化”无人机运营服务中心,执行飞行任务超200架次,AI识别违建等事件63起 [4] - 智慧水利模块运用无人机巡航河道、40倍变焦监控堤坝,实现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 [4] 治理成效 - 累计办结事件22.5万余件,办结率超98%,群众满意率达99.15% [5] - 通过“居民点单、平台派单、单位接单、群众评单”闭环,实现邻里矛盾调解成功率100%的案例 [3] - 微网格长24小时待命,实现问题“秒回”和“楼院有人管、小事不出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