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单车运钞到秒级跨境:中国银行跨境金融深圳跃迁记
金融时报·2025-08-26 09:32

公司发展历程 - 1978年中国银行深圳办事处分设 从存贷汇业务起步支持深圳早期经济建设[2] - 1981年开出深圳第一张信用证 为深圳中电投资有限公司打通进出口资金通道[2] - 1986年突破政策限制开办人民币储蓄存款业务 打破外汇银行不得经营人民币的铁律[2] - 开办个人外币存款业务 将居民外币集中投向特区建设[3] - 2025年完成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首单 实现秒级零手续费跨境转账[1] 跨境金融创新突破 - 2009年办理深圳首笔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 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财务成本[4] - 2010年7月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百亿元 2024年首次突破2万亿元[4] - 2018年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2019年推出"大湾区开户易"服务超30万港人[4] - 2024年"跨境理财通2.0"个人额度从100万元提升至300万元 降低南向通门槛并扩大北向通产品范围[5] - 截至2025年7月跨境理财通签约客户达3.7万户 资金汇划超170亿元[5] 科技创新与生态建设 - 在河套深港合作区首创"科汇通"试点 为科研机构提供跨境资金调拨一站式服务[6] - 科汇通已推广至全国16个地区 成为科研国际化重要工具[6] - 构建"一点接入全球响应"跨境金融生态 支持华为比亚迪腾讯等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6] - 为赛维时代搭建线上收结汇通道 单笔耗时从2天压缩至2分钟 资金到账效率提升50%[7]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保持市场第一领先优势[4] - 服务跨境客户数突破5万家[7] - 在国际贸易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和结售汇业务量方面稳居深圳市场首位[7] - 连续四年作为牵头联席全球协调人 助力深圳市人民政府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7] 时代背景与战略意义 - 创新背后是实体经济发展需求 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贸易伙伴[8] - 深圳外贸出口额连续32年居内地城市首位 企业走出去范围从东南亚延伸至拉美非洲[8] - 金融创新从"要不要开放"转变为"如何更好开放"的必答题[8] - 首单落地多项"金融支持前海30条"创新业务 促进跨境结算和投融资便利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