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敢闯敢试45载,金融强国建设中的“深圳样本”如何炼成
搜狐财经·2025-08-26 10:48

文章核心观点 - 深圳金融业通过45年改革与创新 从无到有发展成为支撑经济腾飞的核心引擎 形成涵盖金融机构 资本市场 金融科技和跨境金融的完整生态体系 [2][6][7][8][10][14][16] 金融改革里程碑 - 1982年设立全国第一家境外银行分支机构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 首次引入国际金融服务标准 [6] - 1987年成立全国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 首创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 同年成立新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 [6] -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截至2025年7月末上市公司达2873家 总市值36.72万亿元 率先推出股票无纸化交易 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 [6] - 1991年推出全国首个贷款证制度 后发展为全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1995年建成全国首个同城实时全额支付系统 [7] 行业发展规模 - 2024年底金融行业总市值3.26万亿元 较特区初期实现指数级增长 [7] - 金融业增加值从2005年305.68亿元跃升至2024年4710.48亿元 占GDP比重15.2% 税收贡献超22% [7] -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从2016年9月3.39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9.85万亿元 增幅近3倍 [8] - 科技贷款余额2.1万亿元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1.3万亿元 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1.3万亿元 [8] - 2025年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85% 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 [8] 市场主体建设 - 拥有招商银行 中国平安等8家金融行业上市公司 总市值超3万亿元 [8] - 招商银行从1亿元资本金起步 成长为总资产超12万亿元 全球一级资本排名第八的银行集团 [8] - 中国平安从区域性保险公司发展为综合金融集团 [8] - 截至2025年8月22日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582家 A股总市值超12万亿元 [9] 金融科技发展 - 2025年3月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深圳金融科技专项排名全球第三 仅次于纽约和伦敦 [10]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业科技贷款突破2万亿元 科技保险保费收入18.8亿元 风险保障近3.12万亿元 [10] - 出台《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 构建全产业链支持体系 [11] - 成立全国首个金融科技企业出海联盟 设立首个民营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 首发数字人民币可视硬钱包 [11] - 汇聚平安科技 腾讯金融科技等领军企业 2024年13家企业入选福布斯中国金融科技TOP50 24家企业入选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双50 [12] - 微众银行 平安保险和腾讯控股分别在数字银行 保险科技和支付领域位居亚洲前列 [13] 跨境金融创新 - 截至2025年6月末超1700家企业参与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 业务规模超1700亿美元 [14] - 跨境电商外汇业务服务商户1.4万家 业务规模13.3亿美元 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1.3万亿元 [14] - 跨境理财通2.0版个人投资额从100万元提升至300万元 深圳新增投资者约3万名 跨境收付金额472亿元 占大湾区比重近50% [15] - 2025年上半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27632.8亿元 同比增长24.3% 其中货物贸易收付金额5512.8亿元 同比增长12.5% [15] - 新增跨境人民币一般货物贸易首办户815户 相关收付金额44.3亿元 [15] 未来发展方向 - 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碳交易市场 创新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产品 [16] - 前海试点跨境金融监管沙盒 为外资机构提供试验窗口 [16] - 推动人工智能 元宇宙等新技术与支付 风控 投顾等金融场景深度融合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