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成就 - 湖北省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 将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 [1] - 武汉地区生产总值从1.77万亿元增至2.1万亿元 连续跨越四个千亿台阶 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前10 中部第1 [9] - 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500亿元 连续4年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台阶 [12] 武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武汉科技创新集群连续两年位列全球第13位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跃居副省级城市第2 [9] - 牵头全国重点实验室29家 居全国城市第3 [9]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6259家激增至16630家 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600亿元居副省级城市前3 [10] 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模式 - 武创院采用市场化运营机制 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体系 已设立90余家创新单元 [5][7] - 通过"早期拨转股+成长期股权投资"支持体系 财政资金以"拨转股"方式支持早期高风险项目 [6] - "科创淘宝"平台实现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直接对接 成功孵化人形机器人和高蛋白玉米品种等项目 [6] 青年创业孵化体系 - 湖北青创园采用"1+N"模式与"1+8"青字号服务体系 累计孵化企业254家 在孵194家 [3][4] - 带动青年就业2500余人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9家 获知识产权超1197项 [4] - 环岛生物科技实现动物生理无线遥测系统技术突破 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10% 预计今年营收900万元 [2] 产业集群发展成果 - 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迈向万亿规模 "十四五"期间推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280个 完成投资3.38万亿元 [9] - 2025年上半年产出全球首款北斗全频点高精度芯片等10余项重大科技成果 [12] - 发布全球首台高速高精智能重型机床等3款世界级标志性工业母机产品 [12] 科技创新生态建设 - 全省汇聚82位院士 41.5万研发人员 1121万技能人才 [11] - 设立政府主导的7000亿投资基金群 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万家五年增长2.8倍 [12] - 社会融资规模突破13万亿 连续4年每年跨越一个万亿台阶 [12] 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 - 青山江滩绿化覆盖率达80% 每年增碳汇723吨 释氧2400吨 [11] - 成功举办世界沙滩排球职业巡回赛 武汉马拉松终点将永久落户 [11] - 江滩每年服务市民超百万人次 带动文旅消费持续升温 [11]
武汉科创样本:穿越"达尔文之海"新路径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26 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