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节卡股份被取消审议迷雾:IPO辅导前变更收入确认方法 研发还是营销驱动?
新浪证券·2025-08-26 18:15

收入确认政策变更及财务数据质疑 - IPO辅导前一年(2021年6月)变更核心产品协作机器人的收入确认方法 从验收条款改为签收条款 使收入更早入账 [1][5] - 2021年签收方式确认收入激增至6817.89万元(占比38.86%) 而2020年该方式收入为0 [9] - 2021年由验收转签收的金额达3960.31万元 占当年内销整机收入的31.28% [6] - 变更后客户验收周期大幅缩短 例如客户A(绿的谐波)平均验收周期从171.23天降至1.3天(减少99.2%) [15] 财务表现与真实性风险 - 2021年营收同比大幅增长264.21%至1.76亿元 2022年营收增至2.81亿元(增长59.68%) [11][18] - 收现比持续下降:2020年99.38% 2021年76.54% 2022年68.47% [18] - 自由现金流常年为负 2020-2024年合计-9.22亿元(仅2021年勉强为正0.09亿元) [19] - 中介机构核查收入真实性比例偏低:函证确认占比78.94%-86.22% 现场核查确认占比63.56%-69.40% [19][20] 客户数据矛盾与交易模式差异 - 客户A(绿的谐波)2021年采购额654.17万元 但其年报披露前两大供应商采购额(661.19万元、609.66万元)均不匹配 [17] - 绿的谐波对其他机器人厂商采用验收模式 但对节卡股份采用签收模式 [17] - 其他客户如南京矽景也存在对节卡股份签收模式与其他品牌验收模式并存的情况 [18] 科创属性与核心技术独立性 - 核心技术与上海交通大学深度关联:联合研发中心、继受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人员均为上海交大校友 [21][26] - 实控人一致行动人上海交睿(持股10.53%)由10名上海交大教授全资持股 包括多名学院领导及学术负责人 [4][25][26] - 研发费用率(2022-2024年16.92%-21.53%)低于销售费用率(同期24.16%-27.96%) 且销售费用率显著高于行业均值(13.1%-15.58%) [29] IPO申报进展与监管关注 - 上会前因"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被取消审核 为2025年首家上会前被取消审议的企业 [2] - 交易所两轮问询均重点关注收入确认变更、信用政策放宽及核心技术独立性 [2][21] - 公司选择科创板第二套标准申报 预计估值约27亿元 计划募资6.76亿元 [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