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市场政策与竞争动态 -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于8月18日发布通知,要求各网约车平台从8月19日0时起全面暂停“一口价”“特惠单”等低价营销活动,原因是驾驶员投诉低价营销扰乱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2] - 江西鹰潭、浙江宁波、河南开封、广东清远等多地交通部门也通过会议或约谈平台要求杜绝恶意低价竞争,保护驾驶员利益,但西安是罕见明确宣布“全面暂停”的城市[2] - 西安市网约车司机密度在全国排名第三,其监管举措可能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2] 低价竞争与内卷的界定 - “内卷”概念核心特征包括缺乏市场增长空间和无法实现技术升级,导致内耗,而通常的低价竞争若伴随市场扩大或创新则不属于内卷[5] - 网约车价格降低是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结果,伴随市场扩大,例如相比传统出租车价格更低且服务更多样化[6] - 低价竞争可通过降价-市场扩大-产品升级形成正向循环,并非必然导致内卷化[7] 一口价订单的市场作用 - “一口价”订单为乘客提供价格确定性和低成本选择,同时平台可通过算法优化减少纠纷和管理成本,提高调度效率[16] - 网约车平台提供多种出行服务选择,包括特价拼车、特惠快车、专车等,价格区间覆盖广泛,满足不同乘客需求[7] - 禁止一口价可能导致乘客需求下降,总单量减少,例如济南等地此前整治后出现单量减少的情况[11] 司机收入与市场供需关系 - 网约车司机收入根本由其他行业收入水平决定,而非自身劳动付出,同时价格由市场供需状况决定而非司机劳动[1][12] - 部分全职司机排斥一口价订单,但兼职司机多不排斥,司机群体出现分化,全职司机可能因服务分下降影响接单[11] - 网约车司机月收入可达万把来块,吸引大量从业者,表明收入水平相对可观[11] 监管政策的影响与挑战 - 部分监管部门将网约车市场视为传统出租车市场的扩展,但两者在技术形式和市场本质上已完全不同[14][15] - 平台抽成下降存在空间,例如2024年滴滴所有订单平均抽成为14%,但政策不统一且多变增加平台成本和调整难度[17] - 直接禁止一口价减少乘客和司机选择权,并非解决内卷问题的最佳策略,需转变监管思路[17] 行业技术进步与规模效应 - 网约车平台为双边规模收益平台,算法优化可降低履约成本(如空驶和等待成本),并通过低价吸引更多乘客[15] - 平台系统、算力和算法优化已基本完成,若不再进行大规模补贴战,抽成下降具备条件[17] - 市场容量扩大使分工细化,出现多种出行服务,价格差异大,低价单成为市场不可避免的特点[15]
为什么“禁止网约车一口价”既伤乘客,也伤司机?
凤凰网·2025-08-26 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