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我国地下700米有个全球第一!网友:虽然不是很懂,但是大受震撼
每日经济新闻·2025-08-26 21:41

项目概况 - 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 成为国际上首个运行超大规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1] - 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于2008年提出构想 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及广东省人民政府支持 2015年启动隧道和地下实验室建设[5] - 探测器设计使用寿命达30年 后期可升级为世界最灵敏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9] 技术参数 - 探测器位于广东江门地下700米处 可探测53公里外台山和阳江核电站产生的中微子[2] - 核心探测器为直径35.4米有机玻璃球 容纳2万吨液体闪烁体 配备两万只20英寸光电倍增管及两万五千只3英寸光电倍增管[7] - 超纯水灌注量超6万吨 液位差控制到厘米量级 流量偏差不超过0.5%[5] - 液体闪烁体灌注历时半年 同步完成纯水置换 满足超高洁净度/透明度及极低放射性本底要求[5] 科研价值 - 首批数据显示探测器关键性能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越设计预期[1] - 将解决粒子物理学领域未来十年内中微子质量排序重大问题 并对太阳/超新星/大气/地球中微子开展前沿研究[1] - 对质量顺序测定不受地球物质效应和未知中微子振荡参数影响 显著提高6个中微子振荡参数中三个参数的精度[2] - 升级后可探测中微子绝对质量 检验其是否为马约拉纳粒子 解决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交叉难题[9] 国际合作 - 项目涵盖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科研机构的近700名研究人员[9] - 被合作组发言人评价为"突破性进展 首次运行超大规模超高精度中微子专用装置"[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