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快评|出狱行长当网红?对“毁三观”的流量经济坚决说不!
第一财经·2025-08-26 22:59
事件概述 - 前银行管理人员肖某因金融犯罪入狱9年后 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犯罪经历内容一周内增长粉丝2.2万[1] 该账号因违反平台内容规则被处置禁言[1] - 肖某涉及的金融诈骗案造成147名被害人损失共计27.46亿元人民币[1] 其内容商业化行为被视作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1] 行业现象分析 - 流量经济中出现通过造假摆拍 恶意蹭热点实现粉丝变现的普遍现象[2] 包括假冒知名人士账号及AI技术滥用案例[2] - 算法驱动机制使平台倾向于呈现猎奇内容 为"带病"流量提供传播空间[2] 此类乱象损害平台公信力与长期生态健康[2] 平台治理措施 - 社交媒体平台需建立预警机制与内容准入门槛[3] 提前识别不良信息并阻断传播渠道[3] - 平台作为流量经济主要受益方 应当主动抵制违规内容[2] 此次禁言操作体现事后监管有效性[3] 用户行为影响 - 用户点击 关注 评论及消费行为实质形成内容投票机制[3] 肖某案例中非常规涨粉2.2万反映用户端监管缺失[3] - 理性看待网红文化需用户拒绝为低俗违法内容贡献流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