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撂荒地到丰收田 从水稻示范田看如何端稳“中国饭碗”

撂荒地治理模式 - 广东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金融协同的综合治理模式激活撂荒地 [1] - 江门开平月山镇180余亩撂荒地通过清淤河道、无人机飞防、农机深翻等措施复耕 亩产量从0提升至800多斤 [2] - 复耕后当地农民收入增长1.5万元/人 早造粮食增产250吨 增收50多万元 复耕土地年租金增加4万元 [3] 保险+模式应用 - 台山市建设智慧农业气象服务项目 覆盖50平方公里区域 监测15项数据 灾害预警响应时间缩短70% [4] - 保险+科技+农服模式实现灾后补偿转为全程风险防控 涵盖水稻、水果、水产等农业标的 [4][5] - 2023至2025年上半年投入农险防灾减损专项资金1.95亿元 落地项目1007个 实现减损超7.7亿元 受益农户361.14万户次 [5] 水稻领域成效 - 水稻防灾项目累计执行247个 投入资金4265万元 受益农户110.86万户次 减损增效金额1.78亿元 [6] - 江门示范田预计亩产超1000斤 有效改善土壤条件并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3][4] - 全省复制推广60个服务中心 构建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风险减量模式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