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社论:发挥碳市场“指挥棒”作用 政府和市场要各归其位
第一财经·2025-08-26 23:48
政策目标与时间规划 - 到2027年基本实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1] - 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 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形成规则健全且价格合理的碳定价机制 [1] - 全国碳市场建设需统筹节奏与力度 兼顾企业承受能力与降碳动力 促进低碳发展意识形成 [2] 市场建设与覆盖范围 - 当前全国碳市场已覆盖电力 钢铁 建材 有色四大行业 未来将有序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和温室气体种类 [2] - 截至2025年7月底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6.81亿吨 累计成交额达467.84亿元 [1] - 将逐步引入自然人参与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并建立碳质押 碳回购等金融政策制度以扩大交易群体 [2] 交易机制与价格形成 - 推行免费与有偿相结合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 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 [3] - 通过丰富交易品种 扩展交易主体增强市场判断力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2] - 市场需聚焦资源配置效能释放 形成真实碳价信号以提升活力 [2] 监管与制度建设 - 建立履约风险评估预警制度 防范履约风险 加强对碳金融活动的监管以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3] - 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立法研究 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4] - 完善全国碳市场资金清算机制 提高清算效率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4] 政府与市场协同 - 政府需在设定碳配额目标 完善市场调节 平衡供需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防止不符合方向的碳资产入市 [3] -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 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 推动数据可靠性提升和行业包容性增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