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H上市趋势 - 8月以来近20家A股公司宣布赴港上市计划 包括格林美 华勤技术 科兴制药等企业 [1] - 立讯精密 胜宏科技 军信股份 星环科技等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1] - A+H双轨模式成为企业国际化发展和叩开国际资本市场大门的高效途径 [1] 港交所制度优化 - 港交所IPO新规于8月4日生效 建簿配售最低分配比例由50%下调至40% [1] - 公开认购部分推出"二选一"灵活分配机制 降低制度门槛和合规成本 [1] - 新规让发行人在融资中更具主动权 并兼顾不同类型投资者需求 [1] 企业战略动机 - 企业通过A+H上市推进全球化战略 提升国际品牌形象与综合竞争力 [1] - 资产规模大 资本开支高 国际化业务成熟的企业成为模式主力军 [2] - 港股市场为企业跨国并购 海外建厂等动作提供重要融资通道 [2] 资金流动动态 - 2025年上半年通过港股通净流入南向资金累计超7300亿港元 达去年全年90%以上 [2] - 截至8月20日EPFR口径显示被动外资流入港股约123.7亿美元 [2] - 单个港股IPO平均吸引30家机构投资者 中东和北欧主权基金配置比例显著提升 [3] 估值与流动性影响 - A+H架构有效平抑单一市场波动带来的估值风险 [2] - 双平台运作成功扩大投资者基础 优化国际股东结构 [3] - 以宁德时代为例 港股上市后吸引国际长线资金 估值合理性显著提升 [2] 行业结构变化 - 新兴领域公司加入A+H上市行列 包括新能源材料 生物医药等行业 [3] - 与早期集中于金融能源等传统行业形成对比 反映科技产业与国际资本市场深度融合 [3] - 硬科技企业通过香港市场获得与技术优势相匹配的长期资金 [3] 发展前景展望 - 政策支持加码和制度持续优化推动A+H模式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 - 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将通过该路径实现资本与战略全球化布局 [3] - 模式成熟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深化的必然结果和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抉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