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模与基础 - 2024年广东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9701.21亿元 位居全国前列 [2] - 全省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1.63万亿元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507家 年营收规模近万亿元 [2] - 2024年海水养殖产量达376.83万吨 同比增长5.47% 增速创2011年以来新高 [3] - 渔业经济总产值4718.25亿元 累计建设5个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 总投资超70亿元 [3] 科技与机械化进展 - 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3% [3] - 深圳大疆和广州极飞农业无人机国内市场份额占比约96% [3] - 华南农业大学在全国15个省市建设30多个无人化智慧农场 [3] - 广东收集保存农业种质资源36.8万份 建成农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四大省级种质资源库 [3] - 育成超级稻品种36个占全国28% 畜禽新品种40个占全国15% 水产新品种43个占全国14% [3] 发展瓶颈与挑战 - 特色产业规模不足 生物种业实力较弱 农机推广应用面小 [4] - 农业品牌经营主体分散 产品同质化严重 部分农业标准不完善 [4] - 海洋牧场适养区域不足 养殖品种不够丰富 良种生产体系待提升 [4] - 病害防控与饲料使用指引不足 金融保险产品单一 [4] 智慧农业发展建议 - 加强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和智慧化管理关键技术研发 [5] - 建设一批智慧农(牧、渔)场场景 提升应用水平 [5] - 设立智慧农业本科专业及硕博学位点 加强基层实用型人才培养 [5] - 重点发展动力机械、水稻、蔬菜、水果及其他作物生产机械 [8] 海洋牧场建设方向 - 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 优先保障海洋牧场用海需求 [8] -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一张图" 明确空间布局与安全红线 [8] - 发展海产品鲜活输运技术、保鲜技术、特医食品研发技术 [8] - 强化物流体系建设、水产品宣传科普与市场扩展 [8] - 以广州海洋实验室、湛江湾实验室等为样本探索深远海规模化养殖模式 [8] 生物种业创新路径 - 构建"种质资源保护—基因编辑—品种培育"全链条攻关路径 [10] - 加快突破性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应用 [10] - 实施全链条技术攻关 建设高能级平台 深化科企融合加速成果转化 [10] 装备与政策支持 - 重点整合资源加强智能农机、丘陵山地小农机、智慧农场研发应用 [13] - 突破农用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关键技术 打造"研发—制造—推广"一体化平台 [13] - 建设100个智慧农业示范场 通过"人工智能+农机装备"破解劳动力短缺 [13] - 强化财政补贴 支持深远海养殖装备与种苗系统等核心设施 [13] - 建设粤西海洋种质资源库 推动校企共建中试基地 [13] - 构建"预防—监测—预警—控制"一体化智能防控体系 [13] - 组建国家海洋牧场工程研究中心 加速科研成果市场化与产业对接 [14]
广东现代农业发展问计专家 三位院士在这场会议上给出答案
南方都市报·2025-08-27 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