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预期上调 - 高盛、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等多家外资机构于2025年6月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并持续看好中国资产表现 [1] 深圳经济增长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达18322.2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 [2] - 深圳GDP从1980年2.7亿元增长至2024年36801.8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8.8%,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三 [3] - 深圳GDP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用时6年,从2万亿元到3万亿元用时5年,2024年GDP达3.68万亿元 [14][15] 产业发展与升级路径 - 80年代深圳以"三来一补"工业为主,1986年主动停止新"三来一补"企业注册并转向"科技兴市"战略 [5] - 1996年规划明确以计算机、通讯、电子、生物技术为重点,培育华为、中兴、腾讯、大疆、比亚迪等企业 [6] - 2024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5.4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9.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超40% [7] - 比亚迪2024年全球销量427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品牌 [7] 制度创新与改革试点 - 深圳45年来平均每3天推出一项制度创新,创下1000多项"全国第一" [9] - 1987年率先推出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1988年设立外汇调剂中心突破外汇市场交易禁区 [9] - 2021年试点个人破产制度,形成全口径裁判规则及配套制度 [9] - 截至2024年底深圳商事主体突破440.4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69.4万户占比38.5% [10] - 深圳首创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条例等法规,为全国立法提供制度资源 [10] 城市精神与文化输出 - 深圳平均年龄32.5岁,为全国最年轻大城市 [14] - 深圳推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城市宣传片及舞剧《咏春》、短剧《奇迹》等文化作品 [16] - "拓荒牛"精神象征开拓、创新、团结、奉献,口号如"时间就是金钱"广为流传 [13][17]
万倍GDP跃迁奇迹:深圳如何破译中国经济的“三重密码”?
搜狐财经·2025-08-27 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