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药企自主研发并产业化抗癌新药,为全球患者提供中国智慧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情况 - 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授奖总数206项(人)[1] - 全部686家完成单位中336家(占比49%)是企业 其中民营企业93家[1] - 高等级获奖项目中近半数成果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领域相关[1] 和黄医药呋喹替尼研发成果 - 首创"结构优化-临床验证-工艺革新"三位一体创新体系研发抗肿瘤新药呋喹替尼[3] - 呋喹替尼于2018年国内上市 目前在30多个国家获批或上市[3] - 达成逾80亿元海外技术许可 2024年全球销售额破29亿元[3] 呋喹替尼技术优势 - 抑制VEGFR2激酶活性较国外同靶产品提升6.9倍 脱靶率由6.2%降低至0[3] - 临床证实可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2.7个月 降低35%死亡风险[3] - 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JAMA》[3] 临床应用与市场覆盖 - 2020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3] - 截至2024年年底覆盖国内2000余家医院 惠及10万余名患者[3] 临床开发创新 - 率先设计"随机对照、剂量优化的临床方案" 比美国FDA同类指导原则早9年实践[4] - 通过一期试验加随机对照剂量优化确定全球适用剂量[5] 创新药出海挑战 - 出海需跨越临床试验、生产制造、上市申请和市场销售四大门槛[5] - 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等硬实力及国际化视野[5] - 上海具备集中要素资源和前沿支持政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