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宿迁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为“绿”定价,唤醒沉睡的生态资源
新华日报·2025-08-27 07:12

核心观点 - 宿迁市通过创新VEP(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 将生态价值量化并转化为可抵押资产 成功破解花木等行业融资难题 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变现 [1][2][3][4][5] VEP核算体系创新 - 沭阳县建立科学规范的花木类VEP评价体系 对全县4626家花木企业进行起底式调研 [1] - 艺森园花木基地通过VEP核算报告获得6000万元生态价值评估 凭此获得全国首笔花木类"VEP生态价值贷"500万元 [1][2] - 宿迁市在全国率先编制《生态产品目录清单》 划分四大生态系统 初步调查出262种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 [3] 金融机制创新 - 政府建立政银合作机制 为评估体系背书 推动金融机构出台VEP抵质押贷款管理办法 [2] - 沭阳农商银行以VEP核算报告作为发放零抵押贷款的核心依据 累计发放花木类贷款8.02亿元 [2] - 创新推出"花木月季贷""草莓贷"等绿色金融产品 [2] 生态资产交易机制 - 泗洪县创新"绿票"交易机制 企业通过购买绿票可分享15年生态项目收益 [3] - 康源水产科技养殖协会依托"缤纷泗洪"生态品牌获得5000万元授信额度 [3] - 宿迁市建立行政区域单元GEP核算规范 为生态产品建立可量化核算的总台账 [2][3] 电商营销模式创新 - 创新"电商+生态产品"营销模式 将生态价值融入农产品和工业品 [4][5] - 艺森园盆景直播单场吸引40多万人观看 成交额超百万元 [5] - 泗洪大闸蟹通过电商平台销售 附二维码展示生长环境和水质等生态信息 [5] 品牌体系建设 - 打造"宿有千香"区域公用品牌 统一纳入绿色农产品和生态工艺品 [5] - 2024年"宿有千香"系列产品销售额已超过12亿元 [5] - 沭阳县花木盆景种植面积达60万亩 拥有5万余家花木类电商企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