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环境与监管框架 - 2025年以来政策持续加码鼓励险资作为长期资金入市 包括1月要求大型国有险企每年新增保费30%投入A股和7月财政部拉长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指标考核周期 [1][2] -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 新"国九条"强化A股从融资属性向投资属性转变 Wind全A波动率从2016年52%降至2025年8月24% [2] - 新会计准则重塑投资逻辑 IFRS 9下FVTPL股票占比大幅提升加剧利润表波动性 IFRS 17负债计量模型需与产品结构匹配 [2] 险资规模与配置动态 - 截至2Q25末保险公司总资产规模达39.2万亿元 近三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2.99% [1][3] - 三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金额累计2220亿元 [1][3] - 长端利率持续下行使险资新钱收益率仅2.66% 存量净投资收益率预计2025至2027年分别下降36/20/18bps 共计下降74bps [2] 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 - 采用"NII加成法"通过"核心(低波红利)+卫星(科技成长)"策略平衡风险收益 低波动策略可结合量化模型筛选股价与基本面波动双低标的 [4] - 结构优化聚焦高股息与"现金牛"资产 按商业模式划分标的包括牌照类/公用事业类/金融类等 目标综合收益5%-10% [4] - 新准则下建立"核心持仓(FVOCI适合长期持有高股息资产)+战术配置(FVTPL侧重交易性机会)"机制 并依险种特性差异化配置 [4] 价值投资框架与绩效表现 - 险资与价值投资具有天然契合性 选股侧重点包括企业长期竞争力、持续盈利能力、公司经营稳健性、股东回报能力和股票估值因素 [3] - 不同资产类别在买入价格评估时设定不同静态股息率要求和股息贴现模型参数 以反映经营风险和成长性差异 [3] - 红利策略有效性凸显 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2014年以来年化收益13.1% 跑赢主流指数 [3]
中泰证券:利差不够股票来凑 险资权益投资迎“慢牛+政策”双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