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04.22亿元(同比-0.21%)[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02亿元(同比+9.26%)[1][2]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33.98亿元(同比+7.85%)[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30.03亿元(同比-1.56%)[2] 业务结构分析 - 化学工程业务收入748.12亿元(同比+1.21%),占总收入83.06%(同比+1.25个百分点)[1][2] - 基础设施业务收入91.1亿元(同比-10.02%)[3] - 环境治理业务收入5.11亿元(同比-54.58%)[3] - 实业及新材料业务收入48.3亿元(同比+8.73%)[3] - 现代服务业收入8.05亿元(同比+7.81%)[3] 新签合同情况 - 新签合同总额2060.92亿元(同比+1.24%),完成年度计划55.7%[2] - 境内新签合同额1646.08亿元(同比+1.46%),占比79.87%[2] - 境外新签合同额414.84亿元(同比+0.36%),占比20.13%[2] - 化学工程领域新签合同额1600.2亿元(同比+6.48%),首次上半年突破1600亿元[1][2] - 建筑工程承包业务新签合同额1986.35亿元(同比+2.16%),占比96.38%[3] 技术创新与研发 - 研发费用27.17亿元(同比+14.19%)[1][5] - 累计拥有授权专利5730项,专有技术348项[5] - 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433项,工法550项[5] - 突破己二腈、冷氢化法多晶硅、POE弹性体等"卡脖子"技术[5] 境外业务发展 - 境外主营业务收入265.99亿元(同比+28.75%)[6] - 业务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140多个海外机构[5] -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完成合同额超1000亿美元[5] 股东回报 - 拟每10股派现1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6.11亿元,占净利润19.69%[1][6] - 2024年度派现11.36亿元(同比+4.51%)[6] - 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33.04亿元,占年均净利润59.96%[6]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达105.69亿元[7] 行业地位与资质 - 拥有石油化工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7项、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项[4][5] - 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61项,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6项[5] - 蝉联"全球油气领域承包商"第一名[3] - 通过"T+EPC"模式中标重大项目合同额近1000亿元[3]
中国化学半年净利31亿拟分红6.11亿 主业稳固化学工程新签合同1600.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