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算力芯片如此被看好 产业链底气何在?
国产算力芯片市场增长 - 2024年中国加速芯片市场规模超过270万张 GPU卡占70%市场份额 本土AI芯片品牌出货量达82万张占30% [2] - 寒武纪出货2.6万片 燧原出货1.3万片 [2] - 英伟达在中国算卡市场规模超100亿美元 占70%-80%份额 2025年市场容量有望翻番 [3] 国产算力厂商技术路线 - 天数智芯/沐曦/海光采用GPGPU路线 追求与英伟达CUDA兼容 降低客户迁移成本 [3] - 华为/寒武纪建立自主生态圈 与英伟达直接竞争 [3] - DeepSeek-V3.1采用UE8M0 FP8参数精度 专为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推动国产AI芯片训练与推理应用 [5] 资本市场表现与机构观点 - 寒武纪8月25日涨11.40%报1384.93元 市值5800亿元 海光信息涨12%市值4900亿元 芯原股份涨超5% [1] - 高盛将寒武纪目标价上调50%至1835元 维持买入评级 潜在上涨空间47.6% [7] - 字节/阿里/百度/腾讯2025年资本开支预计突破3000亿元 叠加运营商需求算力投资超5000亿元 [6] 产业驱动因素 - DeepSeek R1模型推动国产芯片在推理阶段性价比提升 促进各行业采用 [4] - 互联网大厂依托华为/寒武纪/海光等国产推理芯片满足算力需求 [6] - 基于华为昇腾芯片的服务器在政府/金融/运营商行业落地大单 [6] 行业竞争格局 - 主要厂商包括华为/寒武纪/海光/沐曦/摩尔线程/燧原/天数智芯 [3] - 国产芯片与英伟达技术差距逐步缩小 生态协同持续完善 [1][3] - 算力国产化替代紧迫性提升 国产芯片有望成就千亿级市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