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房热度回落、二手房继续小幅回升
36氪·2025-08-27 10:24

政策动态 - 国务院全体会议强调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多管齐下释放改善性需求[1] - 上海市发布楼市新政 包括调减住房限购 优化住房公积金 优化个人住房信贷以及完善个人住房房产税等政策 符合条件居民家庭在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 提高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 支持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对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买的第一套住房暂免征收房产税 利率定价机制安排方面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1][13] - 北京 广州 珠海 成都相继发布公积金优化政策 珠海拟实施商转公政策 广州推出商转公贷款政策 成都购买保障性住房首付比例降至15% 最高贷款额度提至150万元[1][13] - 深圳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 辖内银行已审批白名单项目403个 审批同意金额5492.99亿元 已实际放款4039.68亿元[13] - 城中村改造专项债前7月融资573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加475亿元 同比增长487%[14] 市场交易表现 - 2025年第34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162.30万㎡ 周环比+29.48% 周同比-15.86% 月累计成交476.02万㎡ 月累计环比-9.0% 月累计同比-17.6%[2] - 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47.73万㎡ 周环比+2.6% 周同比-36.6% 月累计成交155.09万㎡ 月累计环比-19.6% 月累计同比-35.6%[2] - 二线城市商品房成交87.57万㎡ 周环比+60.0% 周同比+8.8% 月累计成交232.62万㎡ 月累计环比+0.6% 月累计同比-1.7%[2] - 三线城市商品房成交27.00万㎡ 周环比+12.1% 周同比-26.3% 月累计成交88.34万㎡ 月累计环比-10.6% 月累计同比-12.0%[2] - 2025第34周15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量2.48万套 周环比+8.84% 周同比+3.93% 月累计成交量7.71万套 月累计环比-9.1% 月累计同比-4.2%[5] - 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9386套 周环比+7.1% 周同比+7.6% 月累计成交29659套 累计环比-2.0% 累计同比+2.4%[5] - 其他12个城市二手房成交合计15480套 周环比+9.9% 周同比+1.8% 月累计成交47403套 累计环比-13.1% 累计同比-8.0%[5] 城市表现分化 - 新房成交量增长突出城市:大连+35% 青岛+25% 武汉+18% 济南+17%[4] - 新房成交量下跌垫底城市:泉州-65% 温州-58% 深圳/苏州-43% 佛山-29% 东莞-28% 广州-26% 惠州-22% 成都-21%[4] - 二手房成交量增长突出城市:佛山+22% 大连+7% 东莞+5% 北京+2%[7] - 二手房成交量下跌垫底城市:南京-25% 青岛-19% 杭州-15% 上海/无锡-11% 深圳/苏州/厦门-7%[7] 市场热度变化 - 新房找房热度全线回落:一线城市-1.10 新一线城市-0.27 二线城市-0.23 三四线城市-0.98[10] - 二手房找房热度小幅回升:一线城市+0.30 新一线城市+0.12 二线城市+0.13 三四线城市+0.06[10] - 重点城市新房热度同比普遍下降 降幅最大为苏州-17.5% 南昌-16.9% 武汉-14.5%[12] - 重点城市二手房热度同比变化相对较小 部分城市出现正增长[12] 企业动态 - 碧桂园境外债务重组建议获得协调委员会支持 协调委员会占现有银团贷款本金总额的49% 超过77%的第2类债务持有人已签署重组支持协议[13] - 20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 重整获批 化债总规模超过12000亿元人民币[14] - 2022年至今已有27家上市房企被动退市 多家上市企业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 退出房地产业务或转型轻资产[14] 行业观察 - 重点城市7月平均开盘去化率为32% 降至年内最低[14] - 上海7月有24盘入市 平均开盘去化率40% 杭州整体去化率62% 成都整体去化率44%[14] - 新规产品竞争加剧 高得房率产品也开始卖不动 部分新规项目因产品定位偏差导致去化率不佳[14] - 专项债收地落地节奏偏慢 全国各地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数量超4300宗 总用地面积超2.2亿平方米 总金额超5500亿元[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