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科技日报·2025-08-27 11:09

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背景 - 人工智能技术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依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先导区等载体 北京 广东 浙江等地加快集聚产业创新资源 已成为我国引领型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高地 [1]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强调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依托产业体系完备 市场规模大 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1] 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五大子系统 - 产业技术创新子系统以知识创造与应用为核心 联动高校 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主体 聚焦算法 模型 芯片设计 操作系统和软件框架等关键环节 构建原始创新能力 [2] - 产业链与应用创新子系统以价值创造与分配为核心 依托龙头企业 平台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与数商企业等多元产业主体 构建从硬件基础 软件平台到应用场景的完整价值链 [2] - 数字基础设施子系统以支撑数据要素化与价值化为核心 由数据中心 云计算平台 数据交易平台及算力服务商共同构建数据采集 存储 计算 传输 治理与共享的数字底座 形成覆盖"云—边—端"的算力网络 [2] - 人才与资本支撑子系统通过高校 科研机构与企业的人才培养机制 以及风险投资 产业基金和政府引导基金等资本支持 提供复合型人才和多元化资金来源 [3] - 集群治理与开放协同子系统由政府机构 行业协会 标准化组织和国际合作平台等共同构建政策体系 标准规则与治理框架 推动跨区域 跨行业与跨国界的开放协同 [3] 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模式 - 技术创新突破驱动型模式以人工智能原始创新和前沿突破为核心 通过集聚科研机构 高校 龙头企业等创新主体 形成研发能力和知识流动网络 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突破 [4] - 应用场景创新拉动型模式以应用需求和场景开放为牵引 通过大规模开放应用场景形成真实需求牵引的市场环境 助力企业迭代技术并推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协同 [4] - 制度供给赋能型模式以制度供给和开放协同为核心 通过完善的政策体系 标准规则和伦理治理框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推动跨区域 跨产业和跨国协作 [5] 国际竞争力提升着力点 - 强化创新打造人工智能科创高地 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构建支持前沿技术突破的资源配置机制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6] - 强化应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依托产业体系完备 市场规模大 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 聚焦重点产业以规模化应用牵引产业链协同与技术迭代 [6] - 强化基础建设高水平数字基础设施与数据流动体系 完善算力网络 数据中心及跨域数据平台 建立数据市场 数据券及跨域数据空间保障数据流高效运行 [6] - 强化生态构筑具有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构建多层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机制 优化政府引导基金 风险投资及产业基金布局 完善政策 标准 知识产权及伦理安全治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