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斯克星舰终结「四连炸」!未来有望 40 分钟内到达地球上任何地方
36氪·2025-08-27 11:59

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 - 星舰第十次试飞完成既定关键任务 在连续四次失败后首次成功[1] - 超重型助推器实现墨西哥湾外海受控溅落 星舰上级飞船完成印度洋受控溅落[3] - 33台猛禽发动机运行状态良好 顺利通过最大动压阶段关键节点[3] 技术测试突破 - 助推器成功演示着陆点火程序 包括控制翻转和反向推力点火回推[5][6] - 首次成功释放8颗星链模拟卫星 部署规格与V2 Plus版本相当 每分钟释放一颗[7] - 在太空环境下重新点燃猛禽发动机 验证轨道机动能力[8] - 主动拆除部分隔热瓦测试极限性能 安装不同材料金属隔热瓦比较可靠性[8] - 改进隔热瓦边缘设计 解决第六次试飞出现的"高温热点"问题[8] 运载能力提升 - 单次星舰发射可增加60Tbps星链网络容量 是猎鹰9号发射容量的20倍[8] - 采用热分离技术 上升阶段可使用更多燃料 提升有效载荷送入轨道能力[7] 开发战略与规划 - 采用"先试后改"开发理念 通过快速迭代积累经验[19] - 目标每年建造数千艘星舰 为实现火星自给自足城市必需[17] - 计划2026年年底搭载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登陆火星 载人任务预计2029-2031年实施[19] - 开发地球点对点运输服务 可在40分钟内到达地球任何地点[21] 面临的技术挑战 - 第9次飞行因燃料箱增压系统故障导致飞船失控翻滚[15] - 第10次飞行备用飞船36号在6月地面测试中爆炸[15] - COPV压力罐的不可预测性给载人飞行带来风险[15] - 载人航天安全标准严苛 星舰距载人标准仍有差距[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