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被“忽视”的日股上涨,外资正在涌入
华尔街见闻·2025-08-27 14:54

文章核心观点 - 日本股市迎来一轮由多重因素驱动的强劲反弹 东证指数自4月低点累计大涨超34% 并于8月8日首次突破3000点 表现显著优于欧美主要股指 [1] - 此轮上涨由避险资金流入 美日关税协议好于预期以及市场对公司治理改革的信心增强共同推动 并非单一资金主导的短期行情 [1][5] 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日本东证指数自4月7日低点以来累计大涨超34% 并于8月8日首次突破3000点关口 跑赢欧洲Stoxx 600指数19.5%的涨幅和美国标普500指数33%的涨幅 [1] - 行情的直接催化剂为4月初美国宣布的关税政策及随后美日达成的贸易协议 美国将对日本商品统一征收15%关税 低于此前威胁的25% 大大缓解了日本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压力 [4] - 作为协议交换 日本承诺设立规模高达5500亿美元的基金用于对美直接投资 投资方向由美方主导 [4] 资金流向分析 - 本轮上涨由外资 日本本土机构和散户三方资金共同推动 与2024年那一波"出口股主导的短期拉升"有本质不同 [5] - 自4月初以来 外资持续净流入 累计买入高达357亿美元日本股票 此波反弹被视为由非日本投资者主导的典范 [5] - 日本家庭投资悄然转向股市 2024年日本政府扩大NISA免税投资账户覆盖范围激发了居民配置股票的兴趣 日本家庭持有的金融资产超过14万亿美元 其中一半仍为现金或存款 [6] 宏观经济与资产配置背景 - 随着通胀回归和工资三十年来首次上涨 日本储户有理由重新调整资产配置 大量原本配置在债券和现金中的资金可能涌入股市 [6] - 市场观点认为 尽管日本经济不会出现大幅跃升 但在通胀重回的背景下 日本人的资产配置将发生重大变化 [6] 公司治理与估值逻辑 - 日本的公司治理改革自2012年启动 在2023年东京证券交易所启动"公开点名"政策后才真正奏效 强制机制倒逼改革落地 部分"沉睡价值"被市场重新认识 [6] - 尽管日本市场整体市盈率接近过去投资者"容忍的上限" 但随着企业结构持续优化 这一"估值上限"正在被重新定义 [6] - 公司治理改革趋势将长期持续 若日本企业能专注于最赚钱的业务 其庞大资产中的工业股将蕴含巨大机会 例如三菱重工今年股价因受益于国防支出上升及管理效率提升而上涨近70% [7] 市场前景展望 - 尽管日本经济并未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但资产端的变化已足够驱动市场进行再评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