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0.66亿元,同比下降5.69%,主要因天然气销量减少所致[1][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5,508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5,278万元扩大4.37%[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39.92%,主要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2][10] - 燃气销量2.85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56%[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89%,较上年同期减少0.15个百分点[2] 资产负债结构 - 总资产65.7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81%[2] - 货币资金2.4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2.28%,主要因偿还银行借款[10] - 长期借款9.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90%,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8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42%[2] 业务运营概况 - 公司拥有燃气用户183.34万户,其中工商业用户近2万户[5] - 主营业务包括城市管道燃气、市政工程建设、清洁能源综合供能及延伸增值服务四大板块[3] - 城市管道燃气业务聚焦吉林省8市区域,通过物联网计量提升运营效率[3] - 清洁能源业务采用"合资共建+运营分成"模式,与设备厂商、用能企业共担风险[3] - 延伸增值服务打造"线上平台+社区门店+上门服务"三网融合体系,覆盖厨电零售、社区零售等场景[3] 行业环境分析 - 2025年1-6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145亿立方米,同比仅增1.8%,增速为2021年以来较低点[3] - 城燃领域消费量838亿立方米,占比39.1%,增速1.2%[3] - 工业燃料用气增速-2.7%,化工原料用气增速-4.1%[3] - 居民用气价格调整周期≤1年纳入省级政府考核,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88.4%已执行居民顺价[3] - 国家能源局明确要求三大油管网设施公开剩余能力,第三方准入全流程线上办理[3] 战略发展重点 - 紧扣"保民生、促减煤"主线,推进煤改气配套管网、LNG点供站和储气设施建设[4] - 开展绿氢制储、电氢储协同示范,拓展天然气掺氢、氢储能等多元场景[4] - 依托长春市汽车、光电、氢能等千亿产业集群优势,强化区域核心地位[5] - 中俄东线天然气通气使东北三省成为优先受益者,气源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6] - 安全风险管理成效显著,危旧管网改造完成,高、中风险等级问题已全部解决[7]
长春燃气: 长春燃气2025年半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