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倒计时:市场“退烧” 行业“蝶变”
金融时报·2025-08-27 17:01
预定利率调整机制与市场反应 - 保险行业将调降人身险预定利率 触发原因为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连续两个季度低于现行利率超25个基点(1.99%)[1] - 具体调整方案: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由2.5%降至2.0% 分红型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调至1.75% 万能型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为1.0%[2] - 此次为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后首次根据市场利率进行调整 调整幅度差异明显:分红险下调25个基点 普通寿险和万能险均下调50个基点[2][8] 市场表现与行业准备 - 市场反应趋于理性 未出现以往"抢购潮"现象 消费者更关注产品价值而非利率[3] - 绝大多数险企提前1个月完成产品切换 仅个别产品标注"随时停售"[3] - 大型险企已完成新产品开发备案 并提前开展销售人员培训及渠道优化[3] 调整背景与深层原因 - 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于2024年初建立 本次为2019年以来第5次重大调整[5][6] - 市场利率持续走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长期低位运行[4] - "偿二代"二期规则加剧人身险公司资产与负债匹配压力[4] 行业影响与发展趋势 - 预定利率下调促使保险产品投资属性下降 保障属性突出[7] - 短期可能减弱保险产品吸引力 长期倒逼险企提升投资能力与产品创新[7] - 行业分化加剧:头部公司凭借投资能力/产品矩阵/客户资源获得优势 中小险企需差异化发展[7] 产品策略转型方向 - 分红险成为市场新宠 具备"保证利率+浮动分红"特点 降低保险公司刚性负债成本[8] - 险企需从产品/销售/投资三端发力:优化分红险设计提高收益率 销售策略从"利率促销"转向综合价值导向[8] - 监管政策对分红险发展起到扶持引导作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