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著下滑,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29%至1.93亿元,净利润亏损扩大至-6,547.56万元,主要因市场需求减弱、收入下降及应收款坏账计提[2] - 公司战略重心转向氢能产业与芯片业务,氢能两轮车、制充氢一体机等产品已实现多城市运营,并投资原子层材料芯片技术企业洛玛瑞公司[3][10] - 控股股东变更为哈啰集团,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杨磊,预期通过产业协同提升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和竞争力[14][2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93亿元,同比减少21.29%;营业成本1.93亿元,同比减少9.27%[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47.56万元,同比减少739.17%;扣非净利润-6,761.19万元,同比减少123.36%[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433万元,同比减少44.66%;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2.47亿元,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2][15] - 货币资金减少53%至2.46亿元,应收票据减少54.47%,存货减少30.21%[16] 业务结构 - 公共自行车及共享出行业务收入占比约70%,但受行业收缩影响增量不足、存量缩减[9] - 氢能业务包括氢能两轮车、制充氢一体机、低压固态储氢装置及氢能发电系统,已在江苏、广东等多地运营[3][7] - 智慧生活业务聚焦智能密码锁等产品,销售覆盖国内及海外市场[8] - 芯片业务通过投资洛玛瑞公司布局SiMO光电探测器及新型存储器LMP系列,部分产品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10] 研发与技术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授权22项(含发明专利4项),专利申请40项(含发明专利10项)[10] - 累计拥有有效专利346项,其中氢能相关专利130项,连续入选全球氢能产业发明专利前100名[13] - 主导起草江苏省地方标准《氢能助力自行车通用技术要求》,推动行业标准化[13] 行业环境 - 共享出行行业从激烈竞争走向稳定,公共自行车行业面临收缩风险[3][19] - 氢能产业获政策支持,2025年《能源法》将氢能纳入能源管理体系,国家级及40余省市出台氢能规划[3] - 光电探测器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20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240亿美元,受AI、自动驾驶及通信需求驱动[6] 投资与资产 - 直接投资企业超30家,涵盖出行服务、氢能研发、芯片制造等领域,重要子公司包括浙江凯博压力容器(营收2,938万元,净利润1,229万元)[17][19] - 金融资产投资以权益工具为主,期末公允价值26.23亿元,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56.5万元[18] - 参与私募基金投资,累计出资上海銮阙合添3,500万元、共青城广慧绿能壹号404.31万元[18] 治理结构变更 - 董事会及高管团队全面变更,原董事长孙继胜离任,杨磊当选董事长并聘任吴佩刚为总经理[20][22] - 控股股东变更为上海哈茂(哈啰集团全资子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杨磊,承诺保持上市公司独立性[22]
永安行: 永安行:2025年半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