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金加仓港股,有机构称收益可达20%
搜狐财经·2025-08-27 18:46

港股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恒生指数年内涨幅超过28% 创近4年新高 领先全球主要股指 [1] - 南向资金8月15日单日净买入358.76亿港元 创历史最高纪录 [1]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9700亿港元 日均成交占比达30%-40% [5] 外资配置变化 - 新兴市场基金7月对H股和A股配置比例分别上升0.8和0.7个百分点 [1] - 外资基金7月对中国股票流入额从6月的12亿美元增至27亿美元 [1] - 全球基金和亚太除日本基金对中国的低配比例分别降至1.4和0.3个百分点 [1] 市场驱动因素 - 美元指数年初至今下跌9.4% 推动资金转向估值更优的中国资产 [3] - 内地低利率环境促使投资者通过港股通进行多元化布局 [4] - M1增速连续五个月回升 M1-M2负剪刀差收窄显示货币流动性活跃 [13] 南向资金行业偏好 - 近一月对金融/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净买入分别达416亿/320亿/220亿港元 [5] - 持仓腾讯控股超5800亿港元 建行/中移动/小米等超2000亿港元 [5] - 创新药指数近一年涨超58% 恒生消费指数年内涨幅达22.39% [5] 投资策略特征 - 机构普遍采用哑铃策略 平衡红利资产与成长主题(创新药/科技/新消费) [8] - 国有H股市净率0.80倍 滚动股息收益率达6.90% 显著低于A股估值 [9] - 港股科技板块预测市盈率约16倍 处于过去7年28%分位数 [13] 板块投资逻辑 - 科技板块崛起逻辑与美股"七巨头"相似 汇聚内地最优秀科技企业 [5] - 新消费企业受益于消费者转向体验型消费趋势 [6] - 创新药企发展反映内地药企研发和CMO合作成果 [6] 美联储政策影响 - 预防性降息周期下恒生指数曾实现3个月超40%反弹 [12] - 2019年降息期间恒指预期市盈率从10倍低点回升至12倍 [12] - 当前市场预期2026年底前降息近6次 若不及预期或引发失望情绪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