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外营收占比过半,机器人出海如何跨越安全槛
第一财经·2025-08-27 20:20

中国机器人企业海外市场拓展 - 中国机器人产品在海外市场加速渗透 部分头部企业海外营收占比达50% [1][4] - 核心零部件凭借价格和供应链迭代优势切入国际市场 部分供应商海外业务占比达20% [1][4] - 海外市场对数据安全和运行可靠性要求苛刻 成为初创企业隐形门槛 [1][6] 国际化战略与竞争优势 - 企业从"出海"转向"入海"战略 强调融入国际商业生态和开发者社区 [2][4] - 中国厂商在减速器、电机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具有显著成本优势 售价仅为海外同类产品一半或更低 [4] - 国际机器人巨头供应链中包含多家中国供应商 如特斯拉Optimus供应商涵盖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北特科技 [4][5] 安全合规与技术应对 - 行业出现安全漏洞案例 黑客通过第三方云服务密钥入侵用户设备 [6] - 企业采用AI治理AI方案 在设备出厂前进行漏洞扫描和流量监测 [1][6][7] - 研发AI渗透测试平台替代人工检测 可识别更隐蔽漏洞 覆盖边缘设备及海内外平台系统 [6][7] 数据价值与长期运营 - 硬件出口只是敲门砖 数据资产复利价值决定海外市场立足能力 [7] - 通过隐私计算和加密计算技术确保数据分析过程安全可控 [7] - 不同国家和地区用户习惯及合规要求需通过长期运营数据校准优化 [7] 行业发展趋势 - 安全性与合规性成为国际市场基本门槛 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第三方保障机构 [8] - 机器人领域在硬件、软件、伦理方面仍处探索阶段 需保持与全球顶尖技术互动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