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32亿元,同比增长10.2% [1] - 毛利42.99亿元,同比下降3.5%,净利润10.03亿元,同比下降35.1%,核心净利润15.68亿元,同比下降14.8%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8.75亿元,主要因物业管理预存金额周期性下降及"三供一业"业务扩张投入影响 [7] 业务规模与结构 - 收费管理总面积10.6亿平方米(含"三供一业"0.9亿平方米),一、二线城市占比40.2% [1][5]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136.06亿元(占比58.7%),同比增长6.7% [2] - 第三方拓展签约面积64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6%,覆盖180余个城市 [5] - 关联方业务收入占比从2018年20.3%降至2025年上半年1.1% [1] 细分业务表现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21亿元(占比9.1%),同比增长5.3%,其中本地生活服务收入12.89亿元(+21.7%),园区空间服务收入1.7亿元(+24.8%) [6] - "三供一业"业务收入50.72亿元,其中物业管理收入41.56亿元(+68.5%),供热服务收入9.16亿元(+4.4%) [6] - 城市服务收入17.79亿元(-18%),商业运营服务收入2.97亿元(-10.5%) [6] 战略与行业动态 - 行业面临物业费降价压力及住宅换手率攀升,公司通过"运营体系+数据决策+机制变革"应对同质化竞争 [2][7] - 成立综合设施管理(IFM)业务集团,中标中国中煤集团、香港中文大学等重点项目 [5] - 坚持客户导向战略,目标将毛利率调整至合理水平并保持毛利额稳健增长 [8] 资金状况 - 银行存款及结构性存款164.7亿元,银行借款8.58亿元,流动比率1.4倍,流动资产净值120.4亿元 [8] - 维持全年现金流与净利润1:1的目标,所有到期借款均按时偿还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