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值“一哥”十年变迁,成都向新
每日经济新闻·2025-08-27 23:00

成都本土上市企业市值里程碑 - 新易盛市值达到2802.67亿元 成为成都首家突破3000亿市值的企业[1][5] - 百利天恒市值1363.4亿元 与新易盛共同构成成都首次"双千亿市值"格局[1][5] - 通威股份市值959.82亿元 曾在2020年作为成都唯一千亿市值企业达到1730.4亿元峰值[1][5] 历史市值格局演变 - 2015年国金证券成为成都首家千亿市值企业 峰值达1027.68亿元但仅维持一周[2] - 2015-2019年形成"四强均衡"格局 榜首企业市值维持在500亿左右[3] - 2020年后进入"一超多强"阶段 通威股份领跑且新企业陆续进入前十[5] 持股主体财富分布 - 百利天恒实控人朱义持股市值达1013.2亿元 位居财富榜首位[6][7] - 通威股份刘汉元持股市值347.54亿元 百利天恒董事张苏娅以325.57亿元位列第三[6][7] - 财富榜呈现新面孔、新产业、新科技三大特征 科创板及创业板企业占主导[7][8] 重点企业业务特征 - 新易盛主营100G至1.6T高速光模块 服务于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商及互联网厂商[9] - 百利天恒从仿制药转型创新生物药 已研发8款临床阶段ADC抗癌药物[9] - 市值200亿级"腰部企业"包括成都华微(算力)、佳驰科技(电磁新材料)、中无人机(无人机)等[9] 城市产业基础支撑 - 电子信息产业为成都首个万亿级集群 聚集2000多家规上企业及30多家上市公司[13] - 创新药产业通过系统化培育 聚集药明康德、科伦博泰等企业并推动先导科技科创板上市[13] - 已形成2个万亿级、3个五千亿级、2个两千亿级、5个千亿级及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体系[13] 产业发展政策动向 - 成都设立首期112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 远期规模达2600亿元 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10] - 头部企业均具备20年以上产业深耕历史 百利天恒始于1996年 新易盛源于2004年 通威股份2006年进入光伏领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