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烽火岁月 传承抗战精神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8-28 07:00
展览规模与内容 - 主题展览共分八大篇章 展出1525张历史照片和3237件珍贵文物 其中1/3珍贵文物为首次公开[2] - 展览创新运用全息影像 透明展屏和AI交互技术再现抗战历史[2] - 展出包含刻着"军人魂"的饭盒 写着"共赴国难"的茶杯以及"死字旗"等特别文物[5] 技术应用与互动体验 - 运用动作捕捉和交互反馈技术实现电子献花 累计49725名参观者参与[3] - 通过AI技术复原左权将军家书视频 声光影深度交织增强沉浸感[3] - 采用裸眼3D技术使文物在空中立体旋转 电子书交互平台可查阅史料[4] - 设置互动相机装置生成跨越时空合影 呈现国际友人支持[7] 国际参与与支援 - 苏联援华航空队2000多名飞行员参与抗战 大队长库里申科在执行任务时牺牲[7] - 美国飞虎队击落日军机2600多架 击沉击伤舰船44艘 击毙日军6万余人 2000多名队员献出生命[8] - 展览展示50多个国家与中国人民联合反法西斯 包括加拿大白求恩 匈牙利裔卡帕等国际人士[9] 历史文物与史实呈现 - 首次公开沈忠明革命烈士证明书 其在1937年卢沟桥保卫战中壮烈牺牲[11] - 展出第29军第219团第10连连长孔宪全委任状 其率120名官兵践行"誓与卢沟桥共存亡"誓言[12] - 通过AI技术修复英烈黑白照片 使模糊身影变得清晰生动[10] 社会影响与教育意义 - 展览成为爱国主义教育课堂 吸引家庭带孩子参观 激发主动研究历史[5] - 99岁抗战老兵杜士林现场敬礼 其11岁加入抗日游击队 左手断掉3根手指[11] - 观众留言簿呈现多代人心声 包括"勿忘国耻""为民族复兴努力学习"等共同信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