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规划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广泛融合 应用普及率超70% 到2030年应用普及率超90% 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阶段 [4] 深圳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目标 - 深圳计划到2026年AI企业突破3000家 独角兽企业超10家 打造万亿元级AI终端产业 [7] - 推动百款以上AI终端进入市场 涵盖AI手机 智能眼镜 智能家居和自动驾驶等领域 [7] - 算力基础设施方面 预计2026年全市实时可用算力规模突破80EFLOPS 形成低时延算力网络 [7] 机器人产业进展 - 优必选科研级机器人"天工行者"获百台意向订单 帕西尼灵巧手接近人类手感 智平方AlphaBot2可基于自然语言自主规划任务 [8] - 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 同比增长12.58% 企业总量达7.4万家 [19] - 机器人应用从工业制造拓展至科研 商业 服务和家庭等多元场景 [8] 资本市场表现 - 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发生72起融资事件 占全国近25% 早期融资占比高显示资本对前沿创新的看好 [8] - 深圳首只街道级人工智能基金设立 总规模1亿元 由四家村集体企业联合出资 重点投资人工智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17][18] 产业生态体系 - 深圳AI产业规模达3685亿元 典型企业数量2887家 规上企业超2600家 形成以华为 腾讯为龙头的雁阵梯队 [19] - 高校设立人工智能学院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 为产业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8] 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成果 - 大会展览面积8万平方米 1001家品牌企业参展 较2024年增长23.6% 产品数量超2000件 增长25%以上 [10] - 吸引20个国家参与 百项前沿AI技术全球首发 意向签约额超20亿元 预计总签约额超30亿元 [10][11] - 深圳市以外企业占比达42.3% 其中日本 美国 德国企业27家创历史新高 [13] 技术应用与创新 - 深圳企业带来近160款最新产品首发 较2024年增长1.62倍 人形机器人 智能体等应用型产品占比突出 [13] - 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为亮点产业 广泛应用于制造 医疗 教育等场景 [7] 学术与研究进展 - 大会举办超40场论坛 15位以上院士及500多位专家参与 探讨通用人工智能前沿发展 [14] - 专家提出AI科学存在"堰塞湖"现象 建议建立评估标准 加强数据集建设和自主实验能力 [14]
近160款AI产品首发 机器人“十三太保”亮相 签约额或超3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