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释发布与市场反应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需缴纳社保的条款无效,未依法缴纳社保的劳动者可要求解除合同并获经济补偿 [2][3] - 新规将于9月1日生效,实际是对现有政策的司法裁量标准统一,并非新增强制性要求 [3] 小微企业成本压力与应对措施 - 义乌箱包厂因社保新规及累计亏损60万元决定关停,该厂此前采用零工模式并按件计费,未缴纳社保 [2][6] - 江苏无纺布工厂通过缩减规模应对,保留3名工人并协商社保缴纳方案,预计年成本增加近2万元 [8] - 福建地区小微企业普遍按最低工资标准而非实际月薪缴纳社保,当地执行存在弹性空间 [12] - 奶茶加盟店通过削减兼职及正式员工数量应对社保成本,预计盈余从5500元降至2000元 [10] 行业用工模式与社保现状 - 小微制造业普遍采用零工模式,工人月薪约6000元且流动性高,社保缴纳非惯例 [6] - 城镇就业人口中8%处于"应保未保"状态,灵活就业群体月薪5000元为社保参与经济门槛值 [10] - 工人因收入限制倾向放弃社保,如宠物洗护工月薪2600元,缴纳社保后实际可支配收入仅700元 [10] 外部环境与行业挑战 - 电商平台崛起导致中间商环节消失,行业陷入低价恶性竞争,利润空间压缩 [15] - 国际关系与关税政策影响订单稳定性,如印巴冲突导致义乌箱包厂订单无法出货 [16] - 疫情后医院成本控制导致无纺布工厂订单减少近三分之二 [8] 企业长期策略调整 - 部分企业计划转为雇佣退休人员以规避社保成本 [17] - 工厂关停后设备处置损失显著,原价4000元缝纫机仅回收200元 [13] - 企业通过缩小厂房规模控制亏损,如无纺布工厂将年亏损控制在10万元以内 [8][9]
怕被员工举报,义乌一老板关停15年工厂
搜狐财经·2025-08-28 08:48